萬秋之所在醒來後還有心情吃早飯並跟翠花逗笑是因為一來發病時的萬秋擁有未發病時的記憶。
她知道,發生了什麼。
二來則因為醒來時,非常明白未發病時的萬秋對萬岐山所面對的事並不上心,對這事情瞭解的並不全面,所以在醒來時,就第一時間讓翠花概括了現狀。
並非迫在眉睫。
眼下,萬守年已經對外宣稱萬秋的六弟是意外溺水而亡的。
因為萬秋的六弟尚不足八歲便夭折,按道德禮制,不能有自己的碑文墓葬,親戚也不必為他服喪。
在外,萬守年早已不是個恪守禮法之人,他破例厚葬了他的小兒子也就是萬秋的六弟,也並未有人議論。
彷彿,對於他們而言,萬守年破例才是真正的不破例!
至於府中知情的下人也都經歷過思想上的敲打。
讓他們深刻明白若是有嘴說,將會沒命活。
萬秋留下淑懿。
原本想帶著翠花先去趟萬岐山那兒的,可臨走時卻轉換了方向,直奔萬守年那方向了。
至於跟在身後的翠花按照慣例,啥也沒問,跟著就是了。
萬秋樂意去哪裡,她就樂意跟哪裡。
來到萬守年那兒後,萬守年看見萬秋身後跟著的翠花就明白了這是怎麼一回事。
他讓下人都退下,書房裡只剩下父女二人。
萬守年臉帶關切,眼含疼惜地望著萬秋道:“怎麼樣,身體還受得住嗎?”
“是你吩咐過翠花,這樣的時刻讓她想法子令你生病的吧!”
萬秋點頭承認。
萬守年嘆氣道:“萬事有為父在呢,你又何必去折騰自己的身子。”
萬秋笑著回答:“不過是一點點的風寒罷了,女兒受得住。”
萬守年雖然聽萬秋這麼說,眼裡的關切同擔心卻是半點也不見少。
似乎,萬秋受了風寒可是比他痛失幼子還要令他感到難受的事情。
看著這樣的萬守年,萬秋更加篤定了自己原先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