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若素紅了臉,雖然心虛,可還是頂了句:“也許……也許是你自己老糊塗了,看過又不記得了呢!”
何平把手杖往地上重重一頓:“你才老糊塗了!你爺爺我才正值壯年,我還要造福全人類很多年呢!”
何若素繼續回懟:“我呸,你活著的每一天都在製造罪孽!你所謂的再生人,根本就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怪物,早晚要毀了我們的文明和未來!”
“你放屁!我為人類的靈魂插上翅膀,抬頭看看吧,在遙遠的星空,再生人正在開闢新的家園,人類才剛剛走出搖籃!”
祖孫的爭吵聲在走廊裡迴盪,同樣也在一層層的監視者心中迴盪。
再生人是什麼?
他們真的會站在人類的對立面嗎?
遠在一億五千萬公里之外的火星,那個盜取貢多拉飛船,幾乎毀了活動基地的鄭毅,是不是就是第一個“反叛者”?
太陽已經落下地平線,但火星的夜幕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拉開。
隨著天空褪色變黑,馬鈴薯形狀的火二(Deimos)從西邊升起,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新月漸變為凸起。
趙盤第一次發現,火星的大氣層實在太稀薄了,不足以阻擋光的穿透,在這裡仰望星空,群星並不閃耀。
對鄭毅的正義追捕還在繼續。
根據測算,鄭毅的三塊維生電池絕對撐不過今晚,他必定會冒險進入六號基地充電,於是追捕變成了守株待兔。
三十個對付一個,又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有什麼好擔心的?
趙盤百無聊賴地坐在探礦車裡,點播了一曲經典的中國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她那美麗動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悠揚舒緩的旋律,透過敞開的車門傳了出去,飄蕩在火星六號基地中,音樂的魔力發揮了效果,周圍許多人被帶入了甜美回憶中。
誰的人生中,沒有一段青澀的愛戀呢?
“我不喜歡這首歌!”
一個突兀的電子合成音突然出現,打破了趙盤的思念情愫:“同樣是情歌,你們中國的歌曲單純的愛戀,遠不如我們大韓民國的《阿里郎》更有內涵。”
趙盤太熟悉這個聲音了,他猛然直起腰:“凱撒?不對,我應該叫你鄭毅,對吧?”
對方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自顧自地說道:“你知道嗎,《阿里郎》雖然是個愛情故事,但是兩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國被入侵,人們就是唱著這首歌起義反抗的。那時候誰唱《阿里郎》就殺頭。可是殺了一個十個人唱,殺了十個一百人唱,殺了一百個一千人再唱,越唱越多!”
他的話還沒說完,趙盤就驚訝地發現,探礦車播放的歌曲已經自動切換到了《阿里郎》!
伴著這個旋律,一個瘦弱、倔強、無畏的身影,出現在了前方不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