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根銀色“觸鬚”從火星赤道的地表伸出來,一直延伸到17000公里的同步軌道上,然後這些“觸鬚”開始橫向組合,編織成網,無數飛船、空間站、太空城加入其中,最終組合成巨大的“火星環”。
畫面放大,連線火星的那些觸鬚實際上就是太空電梯,正源源不斷地輸送來自火星礦產。
另一邊,各種採礦飛船穿梭於附近的小行星帶,帶來更好開採的貴重金屬和水資源等。
火星環上,成百上千個太空城會有模擬重力,有適合居住的生活區,有農業基地,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
那工業體系滿負荷運作,正加班加點趕製飛船。
隨著一艘幾千米長的星空鉅艦建造完畢,地球與火星之間有了擺渡船,往返運力大幅提高。無論是科技還是礦產,都開始反哺地球。
人類終於跳出重力井,進入太空時代。
這個暢想未來的影片震撼了所有人,三千顆頭顱高高昂起,為之驚歎和震撼。
羅曼·塞納的雄渾激昂的解說適時響起:“女士們,先生們!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與它相比,人類歷史上的所有奇蹟都變得不值一提。我們正在開啟人類文明的第二序章,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同時也是偉大的締造者!”
他深諳演講之道,以強大自信的氣勢,三言兩語煽動了觀眾的情緒,現場響起掌聲雷鳴。
臺下,與情緒激動的人群的相比,年近七旬頭髮花白的何平博士,象徵性地鼓了幾下掌,摘下眼鏡揉了揉乾澀的雙眼,表情十分凝重。
他參與了“火星環”這個宏偉藍圖的制定,但並不想這麼早公開。
就在一個小時之前,他還去休息室與羅曼·塞納做了溝通,試圖說服他換成備用計劃。
“時間安排得太緊,就火星七號基地現在的生產力,想要完成太空電梯都是天方夜譚!”
“不,不,不!何博士你不能按照人類的生產力來測算,再生人每天可以工作22小時,相當於人類工人的三倍效率,我們只需要送足夠多的再生人去火星,就一定可以完成!”
“你打算累死多少人?”
“你為什麼總把他們當成人呢?”羅曼·塞納居高臨下,黑著臉吼道:“這些人本就是死人,我們從上帝手裡偷來這些靈魂,像回收垃圾一樣讓他們變廢為寶,所以起名再生人,對不對?”
何平不吭聲了,誠然,他最初確實存了廢物再利用的心思,可看著一個個靈魂被拯救回來,換上機械軀體重新陪伴在家人身邊,他覺得這些仍是活生生的人,越發不希望其中任何一個受到傷害。
兩人的談話陷入僵局,最後還是羅曼·塞納贏了,因為他說出了一個讓博士無法拒絕的條件——擴充“再生人”隊伍。
此刻,這位富豪站在演講臺上,正一點點誘導臺下的政要富豪們入坑:“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以目前的生產力,想要在大家有生之年完成這項工程,確實很有難度。捷恩斯公司將投入更多的資金,招募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再生人’隊伍,只要全球人類齊心協力,我相信人類一定能儘快走進太空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