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混戰,炮擊崩飛了無數的裝甲碎片,各種零件、炮管、玻璃、塑膠、油汙甚至斷臂殘肢都在這片空域飄蕩。
趙盤的“三蹦子”本身也是一些殘片拼裝的,在這些破爛兒中滑行並不引人注目。
只有在調整方向的時候,他才輕輕推一點氣體,向著三大塊天體飛著。
越是接近成功,越要小心謹慎,以免樂極生悲。
“亞茲拉爾”號的官兵正全神貫注對付“聖·米迦勒”號,一定不會注意到自己,但是別忘了,在三塊天體中間,還藏著三艘貨船呢!
那貨船上的人若是發現趙盤,一定會給別的星艦示警,說不定還要跑到甲板上,端著氚束槍搗亂呢!
憑藉巨大的慣性,三蹦子終於趕上了三大塊天體,他控制著三蹦子伸出了兩根機械臂,牢牢攀附住左邊那個,險之又險地在上面著陸了。
三蹦子質量很輕並沒有給三百多米長的天體造成太大的干擾,趙盤左右張望了一下,應該不會有人注意到自己。
他搬出鐳射切割裝置,開始就地幹活。
鐳射切割器威力很大,他腳下混合著鉑、鐵、鎳等礦物的岩石像酥脆的點心一樣,輕易被切出了一個指頭粗的洞,目測有四五厘米那麼深。
趙盤並不開心,因為這個金屬質地的強度超過了他的預料。
看著這個大巖塊,估計能並排放下6個足球場,他必須讓這東西變成一堆不大於35米直徑的碎片,這要幹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而且像這樣的天體,旁邊還有倆呢!
不過既然來了,那就按照計劃先做吧,趙盤開始鑽洞。
先在表面打出上中下三個孔,用安全繩把自己固定在三個孔中間,他抱著鐳射切割其圓柱形的鑽頭開始轉圈。
他不需要徹底把岩石切割開,只需要犁出深深的凹槽和孔洞,破壞其結構,讓這東西遇到強大的外力,很容易碎成小塊就足夠了。
地球大氣層可以用高溫把這些不速之客燒燬,就算個別的碎塊能落到地面,其造成的破壞也“微乎其微”,毀幾棟房子總比掀起全球海嘯要輕得多吧?
趙盤在辛苦鑽洞,他身後兩艘飛船正在做你死我活的近身肉搏。
“亞茲拉爾”號率先完成了裝填和充能,立刻火力全開,朝著對手傾瀉彈藥。
漢密爾頓的操控技術非常強,利用機動性躲開了大部分的炮彈,只有兩發命中船體。
幾秒後,“聖·米迦勒”號也完成裝填,同樣是抵近射擊,打中了3炮。
接下來又是八分鐘無所顧忌的相互衝撞……
這一番搏鬥之後,雙方出現了一個僵持局面,因為衝撞導致飛船表面一片狼藉,所有的大炮、雷達、觀瞄裝置都失效了。
近防炮的炮彈也打完了,兩邊都是千瘡百孔,“亞茲拉爾”號被打了4炮,但它的護甲比別的艦增強了20%,所以就損傷來說,與對手差不多。
兩艘星艦展開了最原始的碰撞戰和接舷戰。
兩艦上搭載的戰士紛紛湧上甲板,利用手裡的輕武器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