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歸玩鬧歸鬧,別拿正事開玩笑,其實臨近小行星帶,其他人打麻將的興致也降了下來。
大家都知道接下來的航行會比較危險,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了。
他們的飛行軌跡是藉助火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加速,先進入環繞太陽的飛行軌道,再調整軌道飛向穀神星,這是一場漫長的追逐賽。
當羅曼·塞納在聯合國會議上公開訊息的時候,實際上精衛號科考船已經趕在了穀神星前面一個月的時間。
如果繼續按照這個速度飛行,他們會錯過交匯點。
葉紫已經收起太陽帆、關閉了推進發動機,在巨大的慣性作用下,精衛號科考船的速度仍然很快,她決定減速,先把距離最近的一顆小行星探查一番。
小行星帶裡,各天體的平均間距超過120公里,還算是稀疏安全的距離,可這並不代表各天體之間是完全沒有東西的。
小行星在漫長的歲月裡經受的碰撞和高速自轉,都會甩出大量的碎片、顆粒和塵埃。
這些物質個頭極小,但一直都在軌道內高速運轉,每一顆微塵都比子彈的速度快,撞擊到飛船上還是有不小隱患的。
以前人們利用探測器測試過,在小行星帶的軌道內飛行了一圈,太陽帆被擊穿了200多個洞。
這就是載人航天器不敢來這裡的原因,飛船隻要破了一個小洞,就會漏氣失壓,宇航員性命堪憂。
葉紫在進入小行星帶之前曾經給大家打氣:“別害怕,哪怕飛船被撞成敞篷,只要鐳射導航器還能工作,只要發動機還能運轉,我都能把你們送回火星去!”
趙盤撇撇嘴,心裡嘀咕著:“那要是飛船發動機出故障了呢?”
不過他擔心自己的烏鴉嘴,沒把這話說出口。看看其他人,似乎也都有這方面的顧慮。
2169年4月1日,葉紫選中了一顆距離很近的小行星,直徑約為860米,岩石和土壤構成,外表呈不規則球狀,上面有很多隕石坑、還有高大的岩石,坑坑窪窪很複雜,查詢了一下小行星圖譜,發現人們還沒有給它命名。
飛船與小行星相距離只有2600千米,同向運動且速度相近,登陸難度比較小。
她花了七天時間把距離縮短到了20千米,開始調整姿態準備著陸。
這是他們第一次登陸小行星,整個過程都會與地球總部彙報溝通,不過羅曼·塞納為了保險起見,沒有安排“直播”,他要用這次行動測試,確保萬無一失。
其實所謂的直播,是有近30分鐘延遲的,如果登陸過程發生意外,地球上根本沒法提供多少幫助。
葉紫挺緊張,她把登陸方案模擬了一遍又一遍。
這顆小行星存在一定的引力,大概是地球上的萬分之一,而且每6.5小時自轉一圈,所以其表面物質是引力和離心力平衡的產物。
精衛號與其說是登陸,倒不如說是對接掛靠,她必須使用船錨一樣的鉤索讓飛船牢牢固定在上面,否則大家是絕對不敢出艙行走的。
趙盤已經穿上防輻射背心,一遍遍檢查整理著自己攜帶的裝備,其實裡面也沒多少東西,一把大扭力單手風炮(鑿岩機)、一根安全繩,幾個備用安全扣,一個備用速換手腳配件,一瓶應急逃生氣罐還有一個大的收集口袋。
宋金剛的裝備與趙盤大同小異,只是單手風炮換成了鐳射切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