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早已不是往日的甄家。自從甄太妃和太上皇去世,甄家就分裂了,以甄應嘉甄寶玉父子的小半族人投靠了今上,雖沒完全保住往日的權勢,卻也不差。另一部分跟著忠順的,為今上所不容,按照各自罪行被判了刑,殺頭的殺頭,流放的流放。
好在,忠順已經在星島建了國,得到訊息後,馬上派人來大順,用白花花的銀子將被流放的甄家人高價贖回,帶去了星島紮根。
這些年,除非十惡不赦,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重罪,大順已經極少判處死刑。
隨著各個家族不停在海外建國,對人口需求量極大,紛紛拿銀子贖買罪犯,運去海外開發土地。
如此一來,皇帝是一邊憤憤不平一邊美滋滋的數銀子,都快精神分裂成雙重人格了。
海外大開發更是轉移了國內的社會矛盾,比如土地兼併、天災人禍。
去年關中大旱流民四起,把皇帝嚇的不輕。
要知道他們老祖宗順太祖李自成就是在關中發家的,同樣因為大旱導致的民不聊生。
不過,終究是時代不同了,這些流民剛聚集起來,就被苦於在海外建立的地盤沒有足夠勞動力開發的各家族盯上了。
負責移民的管事一個個爭先恐後的揮舞著銀票和流民談判,承諾只要去了海外,一戶人家分多少良田,而且不管男女按人頭分。此外,不僅不收路費,還會給安家費,提供種子牛馬房屋等基本設施。
過去幾年,移民海外的多是沿海地少人多的地區,像關中、中原這些平原地區,民風相對保守,除非逼不得已,壓根不肯離開故土。
突如其來的天災恰恰打破了這種保守,逼迫著當地活不下去的災民破釜沉舟。
尤其那些失去土地的災民,更是為了家中老幼活下去,咬牙籤了移民書,帶著家人上了出海的船。
於是乎,不管哪種天災,不等皇帝與戶部出手,都被無聲無息的平息,壓根沒鬧出亂子。
關中旱災還是因出孝後官復原職仍任學政的賈政寫給元春的家書上提到一句,被疑心病重的皇帝偷偷看到的。
等下令嚴查,派去的人到達漢中時,流民都已經拖家帶口的上了位於煙臺港的船。他們將在瀏家港轉乘海船前往爪哇星島各地。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皇帝才心驚的發現,大順六千萬的人口,已經去了一千萬。
但是,他又不能禁止人口外流,這是上皇還活著的時候,忠順聯合那些打算在海外建國的家族,從上皇那求來的恩旨。
看重國內土地的多是中小地主及保守的大家族,但凡有識之士,早跟著出海的皇子皇孫、權貴宗室世家去了海外佔地盤。
不提最近的爪哇星島,就說北美南美澳洲紐西蘭,更遠的非洲,大順根本沒那麼多人口去佔領,根本不怕地盤不夠分。
面前有盤大肥肉,偏偏胃口太小,只能吃下一小口,也是種非人的折磨。
茗煙又道:“不止這兩家,還有其他好幾家,像鎮國公牛家、理國公柳家,都想把孫女外孫女許給我家主子,差點打起來。”
“不過都讓主子用守孝的藉口給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