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在紅樓懲惡揚善> 25、舊事之藥方的秘密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5、舊事之藥方的秘密2 (1 / 3)

學習了【本草大全】之後,再拿出那張從黑衣人手裡奪來的藥方,賈瑞若有所悟。

從中醫方劑上來說,這張藥方對秦可卿的病症是恰當的。

中醫大夫瞧病後,開方子時一般來說有一個基本方法,那就是根據病症考慮一個相對成熟的名方,然後再酌情加減對症下藥。

那張友士依據的是哪個古方呢?聖愈湯。

這方子由六味藥組成,人參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黃芪。可以說他的“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是在聖愈湯這張方子的基礎上擬就的。

從藥方名稱上來看,聖愈湯諧音聖喻。

秦可卿一看就明白,來的張友士是為聖上送信來的。當然這不是當今聖上,也不是“廢太子”,而是“廢太子”之子安郡王。

書中還說每次大夫來,秦可卿都要換衣服,每次都要坐起來。那是在盼接聖旨,能不恭敬嗎?

這也難怪張友士會被稱為“張太醫”!

張友士什麼來歷?

馮紫英推薦給賈珍的。馮紫英說張是其幼時從學的先生,學問最淵博,更兼醫理極深,且能斷人的生死。這人上京來目的是來給兒子捐官,在馮家住著。

顯然,“張太醫”並非出自宮中太醫院,是常規意義上的“太醫”,而是來自廢太子一脈的勢力。

張太醫開的這張方子,用藥的藥名與通常有些不同。

比如當歸這味藥,“聖愈湯”裡寫的是當歸,張太醫開的是歸身。那麼歸身與當歸的藥用有哪些區別呢?當歸這味藥材可分為歸身和歸尾,歸身以補血為主,歸尾以活血見長。一般藥方寫當歸是指全當歸,也就是歸身和歸尾沒有分開。那麼就秦可卿的病症該用當歸還是歸身呢?僅從書中描寫的秦可卿脈象和病症來看還是用當歸較合適。

那麼,這豈非恰恰證明張太醫為了要在藥方上表達雙關意義而不得不變通藥名的用字?

比如香附米,一般方子上都寫香附。真阿膠,方子上加了一個“真”字。

其實從方劑上來說,寫阿膠就已表明了這味藥,因為任何一種藥名前都可冠以一個“真”字。

還有醋柴胡的醋,炙甘草的炙,這是表明一種炮製的方法,一般也都可寫在藥名的後面。

張太醫在藥方上變通藥名的用字,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表達隱藏在字面底下的深意。

方子裡共有十六味藥,從每味藥名中提取一個字,以字的諧音,可組成這樣一張“聖喻”。

人參白朮雲苓熟地歸身白芍——川芎黃芪香附米醋柴胡懷山藥——真阿膠延胡索炙甘草建蓮子紅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