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訊息之時,兩兒子的婚事也正式提上日程。王大人出身農家,女兒小時候也吃過不少苦,沒有閨閣小姐的嬌氣不說,還很是落落大方,性格爽朗。
徐青玉自然是滿意的。林教諭的女兒則是標準的大家閨秀,溫柔有禮,舉止優雅,徐青玉也沒有意見。兩樁婚事都快速敲定下來,等會試殿試結束後完婚。
方家的新宅子也快建完了,實在是徐青玉要求太高,小花園要賞心悅目不說,幾個主人居住的院子還要要求不同的景緻。
二十三畝地也不全是建房子,圍了一個高高的圍牆,裡面包含了好幾處人工景點,流水叮咚響的‘小竹閣’,百花齊放的‘芳香園’,還有‘百果林’,葡萄、桃子、芒果等應有盡有。
圍牆外也不是光禿禿的,觀賞性的花草樹木沒少種,有一些花攀爬到了圍牆上,野趣橫生。行走的小路也鋪滿了漂亮的鵝卵石。
更偏遠的地方,建了一個小亭子,取名為‘送別亭’,在這裡可以遠遠看到上河村通往縣城的大路,可以目送友人的身影離去。
雖然宅子挺精緻,但特別珍貴的物件倒也沒有,那些花草樹木都是徐青玉培育出來的,鬱鬱蔥蔥,卻沒花多少錢。
而江南這地方,有錢人都喜歡弄些風雅園林,佔地百畝的也不是沒有,方宅這樣建設也不算是逾矩。
新宅子裡的傢俱還一樣都沒有,徐青玉在好幾家店同時下單,年後一定能歸置妥當了。
在臘月二十六,年味越來越濃的時候,太后的懿旨來到了方家,全家人洗手更衣焚香,一團忙亂。太后給了徐青玉一個鄉君的身份,全稱‘弄花鄉君’,又賞賜白銀萬兩,玉如意一對。
女性的封位有誥命夫人,以及公主、郡主、縣主、鄉君。如今徐青玉正是鄉君位份,沒有具體的等級,但也是破例了,鄉君大多是宗室女才得的封號,也是給她們增加出嫁的籌碼。
不過人家的鄉君都是什麼‘安容鄉君’‘清雅鄉君’,更高品級的縣主郡主,則有‘平安縣主’、‘安寧縣主’、‘端和郡主’這樣更常用的稱號。
可‘弄花鄉君’,徐青玉相信這個國家的歷史上肯定沒有人得過,抽了抽嘴角,這就是太后她老人家的惡趣味嗎?
太后和皇上這對母子可能考慮到方家根基淺,每次都有銀子獎勵這就是上位者的馭人之術啊。徐青玉給家裡所有下人都加了兩個月月錢,連小孩都有錢拿,底下人更高興了。
方家這個主家真不錯,逢年過節都有獎賞不說,對不能幹活的小崽子也很是寬容,還給了他們識字的機會!王亦和王安都說,長大後要為主家幹更多活,王梁氏感到欣慰。
她在宮裡學得最多的就是,恭敬謙卑,背叛主子的事是萬萬不能幹的,如今到了方家她也把這當成自己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