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正前方中央的是一位身披袈裟,手拄蓮ā禪杖的老和尚,老和尚瘦骨嶙峋,彷佛一陣風都能吹走,兩道ā白的長長眉á垂下來,幾乎將整張臉兒都覆蓋,倒是一雙眼睛尚自炯炯有神,只是裡面佈滿血絲。
這個老和尚應當便是東林寺的老方丈普世禪師了。
普世禪師的旁邊卻有一位李易蘇媚的熟人,正是那普陀山觀音禪院的靜璇nv尼,只是這一次靜璇差點沒讓李易蘇媚給驚掉下巴,原來靜璇沒有再戴緇帽,聽憑一頭烏黑的長髮披肩垂下,再配以靜璇絕世的容顏,嬌俏的身軀,這模樣在一群光頭和尚中,實在顯得扎眼。
李易心中大汗,想來靜璇那日在聽了自己一番關於“三千煩惱絲”的論述後,被自己說得深以為然,認為頭髮確實算不得修行的“羈絆”,於是便決定不再戴緇帽遮住頭髮。李易想到自己那日還勸說靜璇不要回去勸師姐師妹們也蓄留長髮,這會兒真是哭笑不得。
靜璇見得李易到來,眼中也是歡喜,又見得李易如此的詫異,不禁又想起了自己決定不戴緇帽的忐忑心情,頓時面上禁不住的紅雲浮起,好在如今眾人的眼光都在李易蘇媚身上,也沒人發現靜璇的不妥。
李易料得沒錯,靜璇的確是受了李易的影響決定不戴緇帽的,不過做這個決定可是ā了好久的時光,靜璇一突兒想著旁人會怎麼看待一個留長髮的尼姑,一突兒又想著李易說的“既然頭髮不是向佛的羈絆,何必又要為了向佛而剪去頭髮?順其自然就好。”
就在靜璇難下決定的時候,腦海中忽然間浮現起李易見到自己秀髮那一剎那發愣的表情來,於是靜璇想了想還是下定決心,不戴緇帽算了吧。
第二日出én,靜璇走在大街上,在路人的指點中,終歸還是很有些不安的,靜璇雖然以普度眾生為己任,但總不能碰見一個人就去講一番佛法,儘管靜璇有這個衝動。
這時,靜璇聽見路人說起了昨晚發生在繩金塔的故事,原來天師派、茅山派、白鹿d書院、東林寺已經聯手發出了對覺能的通緝令。
靜璇很為李易高興,李易不僅深通佛法,還很有正義感啊,居然冒著生命危險去揭穿覺能的yin謀。不過靜璇又有點擔心,不知道李易傷勢到底嚴重不嚴重。
因為靜璇無法進去鄱陽湖龍宮,探望李易的事情只得作罷,這時東林寺老方丈普世禪師宣佈要關閉山én做那水陸道場,為枉死於東林寺的鬼魂們超度,靜璇遂來到了東林寺,助普世禪師一臂之力。
靜璇在見到普世禪師後,普世禪師也因為靜璇的長髮吃了一驚,卻是在聽了靜璇轉述李易的話語後,普世禪師沉默了半響,道:“南無阿彌陀佛,李小道友果然了得,難怪天師派張道友,茅山派茅道友都對李小道友讚譽有加,說雲山派復興指日可待。”
靜璇聽了普世的話後,加堅定了不戴緇帽的想法。
………………
李易蘇媚與普世禪師等人見禮後,便隨著普世禪師望東林寺裡走去。
待得經過東林寺大殿裡的時候,李易登時嚇了好大一跳,原來整個大殿正中,堆滿了森森骨頭,就如一座小山般,觀那些骨頭模樣大小,應該是有男有nv,有老有少。骨頭有些幽白,有些發黑,盡散發著yin森恐怖,與大殿裡莊嚴肅穆的佛祖塑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群和尚正圍著這堆骨頭敲經唸佛,對李易等人的進來置若罔聞。
“南無阿彌陀佛,卻是貧僧唐突李小道友與蘇姑娘了。”普世禪師見得李易蘇媚表情,宣了一聲佛號,苦笑著道:“這些骨頭乃是貧僧這些天與靜璇小師太以及東林寺én人一起收集的。”
得死了多少人有這麼多骨頭?李易閉上眼睛,深恨那天在繩金塔下沒能將覺能禿驢打得過灰飛煙滅。到了會客廳,李易還是覺得悵然不已,默唸了好一陣玄清訣將心情漸漸的平靜下來。
“南無阿彌陀佛,李小道友與蘇姑娘此次阻止了東林寺叛徒覺能的yin謀,於修真界於蒼生都是功莫大焉”普世禪師向著李易道:“若李小道友有什麼疑o需要詢問於貧僧的,貧僧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李易心道:疑o是有的,不過好像事到如今,問不問都無所謂了,下次若是遇見了覺能,自然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打起來,兩人只能活下一個。
普世禪師見得李易似乎並無開口的意思,頓時有點詫異,道:“李小道友難道就沒什麼想問的?”
李易見得普世禪師神情,只覺得有些好笑,你請我來,自然是要與我說些什麼,難道我不問你便不知道從何說起麼? 這普世禪師看起來很有些迂腐啊,也難怪會中了覺能的巫術,遂道:“若是方丈想說,自然會說與小道聽的,小道問不問又有什麼關係。”
普世禪師一愣,低頭想了一會,不正是這個理麼?遂歎服道:“李道友一言一語間,可見真意,就如佛祖說的‘藏須彌山於芥之中’。難怪靜璇小師太經常在貧僧面前稱讚於李小道友你,說是李小道友你學問出眾,本領高強,行俠仗義,深具慧根?”
啊?小道我學問出眾,本領高強,行俠仗義,深具慧根?怎麼小道我自己都不覺得呢?李易疑o著向著站在普世禪師身旁的靜璇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