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三教九流> 第二章七十節 超度(五一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七十節 超度(五一好) (3 / 4)

李易剛開始時還有些悠然自得,慢慢的便覺得有些不對勁,但覺自己呼吸好像有些急促,李易暗道一聲“不好”:封閉的琉璃箱裡連呼吸也無法進行。

李易趕忙想要去尋找琉璃箱的出口,可琉璃箱一片透明,便似與外面連在一起,哪裡有進出的“én”?

奇怪的是,李易卻是可以自由走動的,身上的箱便似長在了李易身上,李易走到哪,琉璃箱便走到哪,只是,隨著李易的走動,琉璃箱裡面的空氣愈來愈少。

這不是一個可以保護自己的“箱”,而是一個束縛自己身心的“枷鎖”。

空氣越來越是稀薄,終於,不能再供給李易的呼吸,若在平時,以李易的修為,即便是閉氣一兩個時辰也無大礙,可以今天,李易便像一個普通人,即便是停止呼吸一刻,也受不了。

李易努力的想要掙脫“枷鎖”,卻是發現那“枷鎖”越箍越緊。隨著空氣的流逝,李易但覺得自己越來越是虛弱,如同一個窒息者,雙手在胡làn的抓著,抓著,動作越來越是緩慢。

漸漸的,李易絕望了,意識漸漸的薄弱……

就在此時,李易但覺得耳邊似有一個模糊的聲音在低低的呼喚著自己,眼前似也有一道金光在指引著自己的前行。

李易只覺得自己的呼吸沒有那麼的緊蹙了。

李易大喜,趕忙睜大了眼睛細細找尋那道金光,豎起了耳朵細細凝聽那道聲音,卻是發現愈發的看不分明,聽不清楚,越是努力間,那聲音,那金光便越是薄弱,到得後來,居然消失不見。

李易鬱悶非凡,復又陷入絕境之中,此刻的李易早已jīn疲力竭,暗道自己終究是難逃一死,於是也懶得再去理會。

卻是在此時,那金光,那聲音似乎又出現了。

就像一個頑童,是與李易捉í藏般,若李易去主動找尋,它就消失不見,若李易不再去理會它,它又自顧自的跑出來了。

如此反覆得幾次,求生的意識畢竟還是佔了上風,困苦中的李易若有所悟,此景此境,不正是太上老君在《道德經》上所言: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中的“不召自來”?

李易努力的平靜著自己的心情,摒除著雜念,一如在雲山yīn陽石上的打坐,口中大聲的誦讀著自己為熟悉的《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隨著李易的誦讀,那先前消逝的金光彷佛受到了吸引,慢慢的又在遠方探出頭來,如在好奇的觀望。

李易絲毫不為之所動:“……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早先還有些猶豫,可讀得久了,李易也就忘乎所以,全身心的投入,但覺身體似愈來愈覺輕,身心似愈來愈覺空靈。

金光如小心翼翼的鳥雀,許久後,或是不再察覺李易有敵意,或是不再察覺李易的存在,終於將整個身lù將出來,慢慢的由遠及近,向著李易所在地方走過來。

說也奇怪,那先前阻擋著李易的透明的理一理隔膜,彷佛在金光中融化了,絲毫不能阻擋,金光迅疾的湧上了李易的身心。

在金光接觸李易身心的那一剎那,李易但覺心神一顫,渾身一種說不出的舒爽,彷佛幼時被擁抱在母親溫暖的懷抱,盡情的吸sǔn著母親甜美的rǔ汁……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弗爭。”

三遍《道德經》誦讀完畢,李易再一次進入睡夢之中……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李易師傅郭不守看似懶散,實則對李易這個唯一的弟寶貝得緊,郭不守日日讓李易在yīn陽石上誦讀道儒經典,便是加深著李易心中的印象:哪一日李易在渾渾噩噩不知所措的關頭,或許下意識的反應便是自己經常誦讀過的已經深深印入腦海中的那些道儒經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