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眾人聽得靈虛道人與顧子傾的對話,又是一陣喧譁,原來顧子傾早已突破生死玄關。
道教大比試到目前為止,在場比試諸多選手中,大家能夠確認已經突破生死玄關的,以前只有全真派的趙存真,如今又多了一個武當派的顧子傾呢?不過有小道訊息說,那天師派的少天師張乘風與茅山派的少掌門茅恆在不久前也已經突破了生死玄關。
如此多人突破了生死玄關,難怪大家都說,此次道教大比試,弟子們水平之高,實在是空前啊!
傳聞全真派的道玄道長代門下弟子趙存真向武當派映月師太求娶其門下弟子顧子傾,若是趙存真與顧子傾當真再一起了,可以想象得到,在未來的百年間,兩人定是修真界第一神仙眷侶。
見得顧子傾之不驕不懆神態,靈虛道人眼中閃過一絲激賞,靈虛道人向著顧子傾微微點頭,轉過身來,與著李觀道:
“徒兒,你敗於武當派高徒顧子傾手下,有何屈辱之處?再說我等修真之人,心胸之中自有天地乾坤,緣何對勝敗如此掛牽於心?道法可以不顯,道心卻需堅韌。此行道教大比試過後,你自去派中後山洞中閉關三年,參悟此行得失,方可出世。”
頓了頓,靈虛道人凌空雙手一託,便將李觀手中西行劍託在手中,道:“昔年丘祖師爺西行途中,‘一言止殺救蒼生’,憑的是一顆濟世為懷的慈善之心,劍如其人,自有靈性,萬不能以勢相迫,以力相持!今日為師且將此劍收回,日夜供奉於丘祖師爺遺像之下,徒兒什麼時候覺得自己能持此劍,便什麼時候去取了吧!”
李觀自不敢反對,躬身受教,在向比試對手顧子傾行禮後,隨著師傅靈虛道人走出演武場。
靈虛道人當眾教徒,不偏不倚,有理有據,引得圍觀眾人讚歎不已,便是先前尚對李觀有著幾分意見的武當派諸人,此刻也是連連點頭。
李易見此情景,心中亦是感懷:一個修真門派的千古傳承,既離不開門派中連綿不絕的英才輩出,也離不開門派中種種清規戒律的遵守執行,更離不開門派中人的那顆“真我”之心啊!
後世道教傳承中,太多太多的門派在歷史長河中已經灰飛煙滅,不存於世,尚存於世的屈指可數,然而道教龍門派卻是異軍突起,幾度中興,甚至繼承道教“全真”道統,教化世人,生命力異常的頑強不屈。
今日靈虛道人對徒兒李觀的處罰不可謂不重,然其中的一顆拳拳愛護之心,路人皆能感受。由靈虛道人的言行舉止可見,龍門派日後的綿延不衰不是沒有理由的!
………………
隨著顧傾城與李觀的比試完成,李易自是隨著眾人一起回來觀看東海派丁海山與青城派蕭聽雨的比賽,不過在經過了顧傾城與李觀的精彩表現以後,大家對丁海山與蕭聽雨的比賽,熱情很是泛泛。
比賽過程也沒有什麼值得過多渲染之處,丁海山在演武場上連攻三招,前兩招“移山”“闢地”皆被蕭聽雨擋了下來,然而第三招,丁海山憑藉著才學會不久的第三招“破天”,終於一斧頭將蕭聽雨給劈出了演武場,獲得了比賽的勝利。
順帶著,丁海山那一斧頭將演武場給劈開了一個角落。
青城派憑藉“雙修”之術名列道教四大派別之一,其他道術泛善可陳,因此,青城派弟子素來在道教大比試中的成績不怎麼樣。
“雙修”之術需在修真者突破生死玄關之後才能修煉,很明顯,蕭聽雨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落敗自也在情理之中。
讓大家引起熱議的是,丁海山手中的斧頭到底是什麼來頭,居然能將演武場給劈開,雖只是一個角落,可也是讓人嘖嘖稱奇。
要知道為了防止大比試過程中出現什麼意外,大比試演武場可是經過眾多道教高人的法術(陣法)加持,一般來說,比試選手的修為若果不高於法術加持者的修為,是很難損壞演武場的。
丁海山的修為明顯沒有達到那個境界,那麼便只有一個可能:丁海山手中的法寶斧頭大有來頭,定非凡物。
一時間整個龍虎山上都是議論紛紛,羨慕嫉妒恨者,皆而有之。
上午的四場比試打完,進入中場休息時間,另外四場要等到下午再打。
龍虎山別院中,丁海山站在房子中間,一臉侷促,忐忑不安的望向主位,郭不守坐在那裡,面色陰晴不定,正拿著丁海山上午比試用過的斧頭,上下左右,翻過來覆過去仔仔細細的觀察著,不時的又用手撫摸一番,閉上眼睛好生領悟,生怕漏過了一丁點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