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案件,很多時候會出現不簡單的判決,這其中的原因就很值得深究了。
畢竟,即便是後世的法官,還每每搞出違背常識的判決,這是後世辦案不好嗎?
所以海瑞判案非常之快,甚至這些案子都不用動腦子,需要動腦子的人,都是要考慮這案子背後的問題,比如要不要得罪人,這個罪犯是誰的人,等等,當海瑞不用考慮的事情,自然非常快無比。
在加上海瑞,寧屈大戶,勿屈小民的原則。海寧縣境內的大戶一下子倒了黴了。
海瑞才不管,你是不是有一個指揮同知的爹,還是有一個工部主事的叔叔,乃至於與宮中有關係,凡是犯事的,一律按大明律來判。
這些大戶們自然將海瑞懷恨在心。在他們的組織之下,幾十個秀才闖進縣衙,要找海瑞一個說法,說海瑞有辱斯文,將朱秀才下獄。海瑞又豈是一個低頭的人。於是這幾十個秀才,一併拿下,隨即奏請浙江學政,將這幾十名秀才一併革除秀才功名。
如此一來,這事情才一下子鬧大了。
或者說,在很多人推波助瀾之下,才一下子變大了。
整個江南士林都議論紛紛,海瑞被推到風口浪尖。大多少讀書人都是兔死狐悲,覺得海瑞太過分,甚至有人透過各種各樣的關係,想要讓浙江學政駁回海瑞的奏請。
而浙江學政很巧的臥病在床。
畢竟這個浙江學政也看不清楚風向。
一面是江南士林。一面是新來的過江猛龍,看上去都很厲害,一個也惹不起。自然是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於是,浙江學政躲開了。
剛剛到任的唐時英,接到這個事情。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判決。於是寫信給周夢臣請示。
周夢臣捏著這一封書信,幾十個秀才重要嗎?不重要,誠然江南一代秀才非常難考,只要考中秀才,在別的省份就能考中舉人。
但是那又如何?
在周夢臣這個層次上,這總就是小事。
不過,準不準。卻是要讓周夢臣思考一下。
畢竟,周夢臣而今也有一些吃不消了,本來就百趙文華折騰的一分錢都沒有的爛攤子。而今又要辦這麼多事情,各方的攤子,周夢臣幾乎都撐不住了。沒有錢什麼也辦不了。
甚至周夢臣都在想是不是要引晉商入江南了。但是想了想,還是算了。因為周夢臣不可能將江南士紳得罪到底,引晉商入江南,加入了江南商人傳統的圈子之中,對晉商來說定然是重大利好。但是對江南這邊的人來說,與周夢臣的樑子就越結越深,甚至難以化解了。
這不是周夢臣想要的解決。
所以,周夢臣捏著這封書信在等,等對面是不是先服軟。不然的話,周夢臣只會批下去,將幾十個秀才的功名一掃而空,鼓勵海瑞繼續做事。
海寧一縣事小,如果這樣下去,誰也不知道周夢臣在江南準備做什麼,。複製海寧縣的政策。
如果江南士紳是一個集體,自然能撐下去,撐到周夢臣撐不下去。可惜他們不是。
於是周夢臣就得到了一封請帖。正是嘉興項家家主項元汴,想要延請周夢臣,地點就蘇州。
徐渭笑道:“大人,項家已經服軟了,如此一來下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如此說來。”周夢臣說道:“這一頓酒,我是要好好的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