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是有的。對馬島就是倭寇發源地之一。
而當年兩屬之地的對馬島,而今幾乎是站在日本一邊,等幾十年後,日本進攻朝鮮,對馬家也是急先鋒。就可見一斑了。
可以說,朝鮮很多人未必不想除之而後快。但是朝鮮軍隊的實力,並不比大明的衛所軍隊強上多少。
周夢臣說道:“既然,如此你立即去調集朝鮮人馬,最少萬餘歸於胡大人之下。等你的人員到齊之後,就先克對馬,對有些人提一個醒。”
李梁自然答應下來。
於是周夢臣讓胡宗憲跟著李梁走一趟漢城。似乎周夢臣給出的條件很優惠,又似乎是大明的名頭讓朝鮮人不敢違背,再好像是李梁的活動能力驚人。
總之,周夢臣的想法,漢城那邊一點想法都沒有,全部答應下來。更是加封李梁為全羅,慶尚兵馬總管,統領十萬大軍,從天朝徵日。
雖然說朝鮮八道,李梁統領兩道,朝鮮四分有其一的兵力,但實在沒有十萬大軍,都是紙面上的。而且周夢臣不兩在這裡久留,催得比較急,李梁這才整合了萬餘精銳人馬,前來與明軍匯合。
作為徵日的前哨戰。周夢臣將這一戰定位朝鮮平叛之戰,也不用管什麼外交禮儀。直接進攻就行了。
周夢臣也派東海水師副總兵尹鳳助戰,胡宗憲統領朝鮮兵,大明軍隊,琉球軍隊,總計兩萬多人。在朝鮮軍隊到達之後,就圍攻對馬島。
一連打了三日,才報捷。
只是周夢臣一看捷報,差點笑出聲來了。
胡宗憲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抱怨,抱怨不該帶朝鮮軍隊上戰場,如果沒有朝鮮軍隊,這一戰早就打完了。
這兩萬多人的軍隊之中,大明總共不到一萬,其中一半是水師。
對馬島船隻雖然不少,但是哪裡是大明水師的對手,開戰不過一天,就清理了對馬島所有的船隻,將對馬宗家封鎖在兩個島上。
宗家是很識實務的,一見打不過,就立即派出使臣說願意投降。開出了很多條件,什麼家主切腹謝罪等等,總之,不惜一切代價,讓宗家存在下去。
胡宗憲對此無所謂,既然這個島已經劃給朝鮮了,對島上的處置,胡宗憲就不插嘴了。
而李梁與朝鮮官員商議過後,決定一定要將宗家連根拔起,不留一絲餘地。畢竟宗家的信用並不是很好,當年臣服於朝鮮世宗皇帝,後
來見朝鮮不行,又投靠日本。
這也罷了,最重要的是,朝鮮知道,今日打下對馬,不是因為自己的實力,而是借了天朝的力量。而天朝不可能長久地在這裡。
銆愯璇嗗嶮騫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榪戒功app錛屽挭鍜槄璇夥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誨惉涔︽墦鍙戞椂闂達紝榪欓噷鍙互涓嬭澆&nimiread. 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