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隨即說道:“還有幾件事情,我等拿捏不準。還請陛下聖裁。”
嘉靖說道:“什麼事情。”
嚴嵩說道:“就是漕運改海運的事情。”隨即又簡單地介紹了一番。
嘉靖聽了沉默不語,他想起了幾日之前的事情,幾日之前,有雷劈三大殿,聲勢浩大,驚天動地。動靜非常大。按照之前三大殿定然被引火。隨即成為一片灰燼。但是在之前周夢臣的實驗之中,嘉靖已經知道避雷針。雖然嘉靖沒有說什麼的。但是大明京師工匠與周夢臣的關係很密切,周夢臣這裡推出的新技術,自然被應用上主要建築物上了。
所以,三大殿倖免於難,反倒是紫禁城有幾個城樓。因為嘉靖沒有裝上避雷針,反而引起大火。正正燒了一面城牆。看上很是狼狽。
嘉靖為什麼會想起這個?
原因很多。一方面嘉靖正處於迷茫期。
他經過了反覆實驗,推理,驗證。終於得出了進化論,或者說在這個時代叫天演論。沒有什麼問題,道理是說得通的。一方面,他也願意承認這一點,因為他覺得這符合道家的一些說法。
同時,他也有茫然的地方,那就是天演論能符合人類演變嗎?也就是生物達爾文,可以推導社會達爾文嗎?
那麼社會達爾文之中,皇帝的位置在什麼地方?
其實最符合社會達爾文的,大概是五代的武夫,所謂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
嘉靖怎麼可能認可這個。這也是為什麼,嘉靖一直捏在手中反覆思考,根本沒有與除卻周夢臣之外,任何一個人談論這一件事情的原因。
嘉靖雖然對儒家並不是太瞭解,甚至秉承輕蔑的態度,對內裡深沉的含義不願意瞭解。因為楊廷和當初就是依據理學來讓嘉靖承認自己過繼個弘治皇帝這一件事情,也就是大禮儀的導火索。這一件事情,嘉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他根本不屑於對儒學多瞭解。
但作為皇帝政治敏感性還是有的。
所以,一方面他沉迷於他創造出的精妙絕倫的理論,認為是道家思想進一步闡述,有一點道法家的感覺。同時,他不知道這個理論對他有用,還是有害。
他有一點想周夢臣回來給他解惑了。
另外一方面,嘉靖對周夢臣講學的內容,也全部看過來。他對周夢臣講學的有些內容,並不奇怪,畢竟他與周夢臣交往這麼多年,有些事情周夢臣是怎麼想的,嘉靖也是明白的。
不過,雷擊宮中的事件,讓嘉靖也很矛盾。
嘉靖是相信有天意的,嘉靖迷信的基因是深入骨髓了,幾乎不可能改變。只是周夢臣理論居然能抵抗雷擊。雷代表這天威。每想到這裡嘉靖總覺在很多地方上,說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