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氣學與心學的再次對決
徐階請王畿來做什麼?是讓他辯駁改革科舉。徐階不想大動干戈。不想影響了朝廷局勢。他想維持而今的局面就行了。
但是王畿做了什麼?
他是在這爭奪科舉改革的主動權。
徐階憤怒之餘,卻也拿王畿沒有什麼辦法。
王畿年紀比徐階都大。也沒有多少年可活。即便而今他在與氣學的爭鋒之中,已經有一些疲態。但問題是,即便而今氣學變成了官學,佔據了大明主流學問。王畿這樣大家,也不會被慢待的。
王畿怕徐階?徐階能怎麼做?殺了王畿?根本不可能,嚴嵩或許能不管不顧,大開殺戒。但是徐階不一樣,徐階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
最多今後撕破臉。老死不相往來。
王畿怕這個嗎?
只能說徐階忘記一件事情。
天下大儒苦儒學久矣。
心學也是一樣的。錢洪德蝸居浙江幾十年,為的是什麼?一來,是效仿孔子弟子們。編纂王陽明言行與年譜,二來,就是以心學思想註解四書五經,為代替程朱版的注做準備。
為的不就有一天,能讓天下人考科舉的時候。全部學習陽明公的思想。
心學的大儒們都準備了不知道多長時間。只是他們扶植徐階上臺,但是徐階僅僅肯重用心學弟子們 。但要想在朝廷根基上動手腳,卻不是徐階敢做,能做的。
而今周夢臣膽大妄為。敢掀起這件事情,自然也是心學的機會。
在王畿看來,即便不能得逞,氣學也不能缺席。否則氣學一脈,已經衝擊官方地位。如果心學缺席的話,豈不是說心學不如氣學嗎?
這也是政治家們的思路與學派掌門人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一個爭奪的是權力,影響力對於權力有影響的話,那麼影響力也會重要,如果沒有影響,也就無足輕重。一個爭奪的是影響力。只有足夠的影響力,即便學派一時沉淪,也有從故紙堆之中爬出來的可能。
這一點差異,就是徐階失算的地方。
徐階知道,不管這一場大會結果如何。
他已經敗了。因為王畿這麼重量級的人物一出口,能夠影響很多,如果沒有級別的人來反對,幾乎已經鎖定局面了。更讓徐階惱怒的是,其實王畿雖然厲害,對於徐階來說,也不是唯一的選擇。畢竟徐階權力之大,人脈之廣,與王畿相差無幾大儒,也是能找出來幾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