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權力這東西沒有人嫌多。
下任不管是那一任首輔,都會下意思把持這樣的權力。
這與皇帝英明與否無關。
如果皇帝強勢,如嘉靖一般,頂多是壓制住內閣,也未必能撼動內閣根本。就好像嘉靖一朝,嘉靖強勢不強勢?但是內閣權重,大部分都是楊廷和定下來的。
嘉靖也只能干涉內閣人選上下大功夫,在內閣內部形成制衡,但是他沒有能力將楊廷和的制度全部廢除,將嘉靖朝的內閣,變成成化弘治年間的內閣。
同樣的問題,周夢臣當初的選擇,就註定了。他只能做改良,不可能將大明給推翻了。所以他想要的就是文官地理想狀態,那就是聖天子垂拱而治。
嘉靖的思路是舊的,在他的思維之中,權臣除非篡位,否則都會被清算的。霍光的下場,已經說明了一切。
而周夢臣的思路是新的,在他看來,晚明時期,就是臣權越來越重,君權越來越輕。如果萬曆也不會躲起來這麼多年。只是沒有新的思想領導這樣行為,最後形成了朝局的癱瘓。
周夢臣退下來之後,並不是不做事了。他可以用更多的精力與心力投入到其他地方,比如新政治思想的建設。
到時候,融合文官士大夫願望:“聖天子垂拱而治”的君主立憲制,就躍然而出了。
同樣一件事情,思路不同,看法就不同。
嘉靖一口答應下來了。
不過,再怎麼答應。今日所謂的收場,不過是君臣衝突一個暫時的休場而已。
今日的歷史遺留問題,有太多太多了。
只是礙於種種原因,將來要解決這個問題的人,不是周夢臣與嘉靖了。
對於很多人一夜很長,對於很多人一夜很短。
很多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是知道,京營之中似乎發生了什麼事情,具體什麼事情,卻也不知道。只是覺得京師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周夢臣出宮的時候,陸煥與馮保就在外面等著。
周夢臣大步在前。陸煥馮保在周夢臣身後一個身位。周夢臣說道:“陸家在海外的領地,你派人去看沒有?”
陸煥說道:“不需要看,我信得過你。你既然說了海外分封,那一定能成。”
周夢臣不得已才寄出這樣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