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真不知道。
他們兩個人能見到兵部尚書已經不錯了。更不要說見首輔。
周夢臣說道:“我叫你們過來,是說徵哈密的事情。這一件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吧?”董一奎說道:“末將已經聽說了。不知道朝廷要徵調那些軍隊從徵?”
一邊的劉漢也不瞪大了眼睛,看著周夢臣。他對這一件事情是非常在意的。在大明對外戰爭每戰必勝的情況下,連很多文官都打起了軍功的主義,更不要說各級將領。不知道多少將領對戚繼光的功績,心中酸的很。很多人覺得,戚繼光不過是運氣好而已,有一個好師傅,得到了主兵一方的機會而已。
而今哈密之徵,早就有風聲了。而西北甘肅軍,寧夏軍,西寧軍,等各部一個個都摩拳擦掌,他們已經聽說了,主力大部分都是京軍。但是也要從西北抽調很多軍隊從徵,不說別的。單單說適應氣候這一點,西北各軍都比京營好多了。
只是選誰不選誰?
這一點是,一直懸而不決。
讓人心癢癢。
這個時候茶水來了。周夢臣抿了一口,不冷不熱剛剛好。於是一飲半壺,這才覺得自己口中的火焰被澆下去不少。
周夢臣說道:“可以說今日就是說這件事情的。有些事情我就直說了,自從數年前朝廷開始軍制改革之後,各地敷衍了事,而今我一一整頓之下,全部歸為正軌。遼東是什麼樣子,西南是什麼樣子,我想你們都已經聽說了吧。”
周夢臣此言一出。董一奎額頭見汗。
這是董一奎最擔心的事情,畢竟大家都是一個圈子的,縱然相隔萬里,很多事情董一奎也是知道。更不要說將門之中,還有不少聯姻。
遼東將門的遭遇,對董一奎來說,簡直是不忍直視的噩夢。
而今周夢臣提到這裡。他更清楚西北將門對上面的軍制改革制度,根本就是敷衍了事,甚至有些地方連敷衍了事都沒有做。之前是什麼樣子,而今也是什麼樣子。
董一奎怎麼能不擔心啊?
周夢臣可是一個狠角色。
周夢臣見董一奎如此,微微一笑,說道:“放心,只要不是有意對抗朝廷,朝廷還是願意給出路的。”
董一奎猛地起身,說道:“首輔大人,我等不敢欺瞞大人,只是家鄉父老都是適應舊制,很多事情一時間想不開而已。而我這一次回去,就立即讓他們改,立即讓他們改。”
周夢臣說道:“好。不過要快一點,朝廷已經決定,令汪宗元為西北清軍御史,去西北一趟。有些事情現在說還好,如果等查出來,很多事情就不好說了。”
汪宗元自然是周夢臣的人,而今已經調入京師,為兵部侍郎了。而清軍御史,在此之前,是清查軍隊數量,勾連逃兵的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