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五章 述職三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述職三事 (2 / 3)

但是這六千兩一直收了一兩百年。也是一個較針的生員,他一查本地賦稅,發現本縣比其他縣多承擔六千兩,但不知道這六千兩從什麼地方來的。查了好些舊檔,才搞清楚這一件事情了。

查出來的是這些,那些查不出來的賦稅款項,又有多少?

而財政是庶務之母。周夢臣想做什麼都不能沒有錢。

而且銀行體系建立起來的。周夢臣更希望將大明財政與銀行體系相結合,成為新式的財政體系,最少,讓周夢臣對大明財政的掌控力更強。

所以,這一件事情,一定要做的。

而且這一件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容易的。

大明這麼多府縣,要一一對賬清查,重新釐定稅額,地方財政收入,與中央財政收入。這是一件非常繁重且瑣碎的工作。

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也正是因為這個工作的困難,周夢臣才讓張居正監管戶部。

就是用張居正的斑斑大才,為自己出力。

第三件事情,就是治水了。

雖然這一件事情,早已定下來了,但是一直都是紙面上的。不要以為這個動作緩慢了,其實不然,周夢臣制定的計劃,要修三條主河道,以及輔助的河道,湖泊,配套的清淤工程,不知道多少。

整個工作量比南水北調也小不了多少。

唯一的問題是,都是由西向東,高低落差不用太在意。技術上難題不多,最大的難題,就是土方工程。

周夢臣決議讓很多蒸汽機械加入這一次大工程之中。

如果能在修建河道的同時,能沿著河道修建一道平行的鐵路就最好不過了。用來運輸土方的同時,也為將來搭建鐵路網做準備。

畢竟,大明對鐵路的認知還沒有上升到國家戰略上。

不是不知道,鐵路的好。而是鐵路太費錢了。

也就周夢臣內心之中,有一個國家鐵路網計劃,大多數大臣,想得最多的,不過是修一條南北鐵路,用來代替運河而已。

也就是兩京鐵路,從北京到南京。

但是在修河上,很多人只是質疑周夢臣的方案,但並非放棄的意思。

畢竟鐵路之利,或許不被所有人認可,但是黃河之害,卻是天下人都知道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