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並不是對徐階特別厭惡,也不是對周夢臣特別青睞,他要的是平衡。在達到平衡之前,嘉靖的選擇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嘉靖傾向於周夢臣,也不會親自下場的。但也不會站在徐階這一方。
嘉靖將這密揭扔在一邊,說道:“告訴外面,說朕跟隨孫真人修煉到了緊要關頭,不能見人,否則功虧一簣。今後奏疏日常程序,百官包括內閣,朕都不見。”
嘉靖本來就不見百官,能見到嘉靖的也不過是內閣幾個人而已。這才是內閣權力特別大的原因。
而今嘉靖強調的就是不見內閣。
黃錦微微一驚,但也不敢說什麼。立即答應一聲,讓一個小太監去傳旨了。
徐階在內閣接到這個口諭。立即明白嘉靖的用意。
徐階對嘉靖的研究,要比嘉靖對徐階的研究多。別的不說,嘉靖跟隨孫真人修行的什麼法門,徐階都是知道的。他更知道的是,全真教沒有傳授什麼玄之又玄的東西,不過是一些強身健體的東西。那一樣都沒有說要閉關修煉的。
不過,是嘉靖的一個藉口而已。
一時間,徐階也忍不住要反思一下自己。暗道:“自己是不是太過了。”
徐階從一開始就知道嘉靖的意思。只是誰又能拒絕權力的誘惑。當然了,徐階想要權力不僅僅是私利。每一個政治家想要做事,第一件事情,就是攬權。沒有權力是不可能做事的。
只是徐階知道,如嘉靖那樣,異論相攪,兩方爭鬥制衡。嘉靖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是整個中樞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如果天下太平,嘉靖這樣做,大明天下還經得起折騰。但是大明天下是什麼樣子的?
徐階與周夢臣之間有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兩人的看法不同。
而有一點兩個人的看法卻是一致。
那就是大明天下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不過,徐階是想要用溫養,小心翼翼地收拾局面,而周夢臣想得是大刀闊斧的重整局面而已。
所以,徐階不希望內閣再爭鬥下去了。當然了,也有徐階本人的權力慾作祟,這才在三年之內,明裡暗裡與嘉靖爭執,想要保持內閣之中一家獨大的局面。而今嘉靖很多手段,已經是非常露骨了。
這讓徐階內心之中反思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
隨即,徐階將這些想法收拾起來,因為這個時候想什麼也都沒有用。徐階要想辦法解決眼前的問題。
但是徐階一時間,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
在徐階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有三個。第一,幹掉周夢臣,將周夢臣外放。自然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但是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