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兒女家事
看來在周夢臣離開大同這一段時間,大同的紡織業依舊在進步之中。雖然羊毛不合適,但並不能阻擋大明百姓的聰明才智。各種樣式的毛料,可以說是百花齊放。
當然也有各種各樣的奇葩,與失敗的路線,同時也有成功的。從而造出了歷史上並沒有出現過的。在這個歷史位面上專用的布料。
而周夢臣在大同的特殊地位,讓周夢臣即便不在京師,每年過年前後,都有大同父老上京給周夢臣送禮。
李雲珍都妥當處理了。僅僅是收一些禮儀上的東西。
當然了,有好東西,周府也是第一個用的。順便將風潮傳到京師其他世家大族。
如果在其他時間,周夢臣定然好好研究一下,大同紡織業的技術進步如何。但是而今周夢臣僅僅是看了一眼,就將注意力放李雲珍身上了。
他抱著李雲珍說道:“對不住了。家裡的事情,還請你擔待起來。還有大同媳婦的事情,其實是受到了朝廷上的牽連。你要好好待她。如果你不喜歡,就送到臺灣,讓他們小兩口過日子。”
李雲珍嘆息一聲,說道:“你想什麼啊?那孩子是我看著長大的。我見她的時間,都比見你還多。我怎麼不待見她。只是大同的婚事鬧出這個樣子,讓大同今後怎麼辦啊?”
“太不體面了。”
周夢臣豈能聽不出來。其實李雲珍還是對兒媳有意見。
甚至在李雲珍看來,與其鬧成這個樣子,還不如兩邊斷了這門親事。說到底,李雲珍也是人,也是女人,也是媽媽。退了這門親事,對周家來說,損失比較少的。
畢竟,周夢臣權勢如此。還缺一個兒媳?
而豐國公李家就不一樣了。
這年頭,風氣對女人比較苛責。李家的女兒不管是因為什麼,退親之後,都只能退而求其次了。而且所謂之奪妻之恨,娶了豐國公家的女兒,說不定會令周大公子嫉恨。
如此一來,豐國公女兒選擇面就更小了。
畢竟,頂得住周家壓力的人家,他們不會想娶一個退了婚的女人。而攀附李家的,又未必能頂得住周家壓力。
這也是李儒為什麼這麼樣做的原因之一。
李儒到底還是覺得,他對周家知根知底。女兒也熟悉。周大同這混小子,也從小就媳婦媳婦的叫著。也算是兩情相悅,不會出什麼問題。
但是在李雲珍這裡就不這樣想了。
在李雲珍看來,周大同將來一定要做官的
她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到政爭之中,但也知道,真正動起手來,三輩子的黑料都能給幾翻出來。
周大同的婚事就成為了汙點之一。未來某個時候說不定會影響到周大同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