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臣說道:“臣在。”
嘉靖說道:“治河之事,關乎天下蒼生,朕不得不慎重。今日你在這裡,只要能當庭說服諸位臣工。黃河之事,自自然按你的意思來。”
周夢臣說道:“臣謝過陛下恩典。”
周夢臣轉過身來,說道:“諸位大臣,周某治河方略如此”
周夢臣詳細地說明了他的治河方略,這裡也不贅言了。
甚至不用周夢臣來說,很多大臣都已經知道了。周夢臣從來沒有隱瞞過自己的治河方略。不知道多少大臣都揣摩過,周夢臣的方略,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相當不錯的。
最少大明之前大臣,很少在全流域這個角度來治理黃河。所以大明治河大多在河南之下。就是因為下面多變,而上流比較穩定。
周夢臣卻不然,用了很多新方法,新技術。新理念。大多數人也都覺得有道理。
只是,周夢臣的方略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太太費錢了。可以說,周夢臣的方略,是重塑黃河中下游流域。
周夢臣說完之後,立即有大臣出來反駁,分別以花費巨大,效果難明,勞民傷財,新技術,新理論沒有得到驗證,等等方面。向周夢臣發起質疑。
周夢臣自然是胸有成竹。
這個方案在周夢臣心中反覆思量,權衡過多少遍了。而他們的質疑,周夢臣也都與徐渭演練過了。自然對答如流,紛紛反駁。
當然了,也有一些預料之外的事情。但也難不到周夢臣。
但是即便如此,你來我往,在御前說了一兩個時辰。
嘉靖已經換了數杯茶了。暗地裡也打了幾次哈欠。
他對這些具體細節不感興趣。但是下面大臣卻不一樣,治河關係的利益相關太大了,很多事情不能不說清楚。可以說,如果一切按周夢臣的治河方略來辦。那就讓周夢臣掌握了極大的權力,甚至影響到了大明國策,其中牽連的利益,何止千百萬之多。
能不說清楚嗎?
好在,很多人都沒有鐵心反對。
因為嘉靖給出的暗示太明顯了。
明明是質詢周夢臣的治河方略,結果,大家都在偏殿等候多時。而周夢臣卻先一步見到了皇帝。與皇帝一起出來,這種情況,誰要是看不明白。感受不到皇帝背後的意思。那就太遲鈍了一些。
徐階就是一個很明白的人。
他本來也準備攔住周夢臣的治河方略。只是感受到皇帝的明示之後,就立即知道,周夢臣的治河方略是攔不住了,最少是今日攔不住了。
今日周夢臣舌戰群臣的時候。徐階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就是今日到底是周夢臣的治河方略攔不住,還是周夢臣攔不住?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
徐階的眼睛餘光看著嘉靖的表情,看到嘉靖眼神之中一絲絲不耐煩,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首輔。”嘉靖聽說的差不多。忽然說話打斷了話頭,說道:“這一件事情已經說得差不多。朕也聽得差不多了。朝廷大事,還是要首輔拿主意。首輔覺得此事如何?”
徐階說道:“陛下客氣了,陛下才是大明的主心骨。聖明不過陛下。內閣不過是承陛下旨意而已,陛下覺得好,那自然是好的。說不好,那自然是不好的。”
嘉靖說道:“那如果朕覺得這個方略不錯”
徐階說道:“那自然是不錯的。周大人乃是天下第一能臣幹吏。他的方略自然不會有大問題。老臣也挑不出錯來。只是,老臣有負陛下所託。朝廷多年以來,北虜南倭,地震水災旱情迫切。朝廷用兵要錢,賑災要錢,各種事情都要錢。老臣這幾年,也在極力挽回局面。但是朝廷的積蓄始終有限得很。周夢臣的方略千好萬好。只是老臣實在無能,不能承擔起這樣的花費。請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