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黃河大工
如果可以,周夢臣也不想搞這麼大工程,一共修繕加固五六條河道,開的新河也有數千之多。這都是錢。都要動用民夫的。
而且這麼複雜的水利網路,看似能夠抵擋大規模洪水。但是黃河不是其他的河流。黃河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漲水特別快。
有多快,三十六個小時之內,水位從枯水衝到最高水位。瞬間流量能一下子衝上去。
不信,請看鄭州水災就知道了。
治河黃河,首先明白黃河的本質,從黃河衝出巒的地點,也就是滎陽段為頂點,以天津與淮安為兩個支點,畫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內部大多少地方,都被黃河衝過。
甚至可以這樣說,這個區域的本質是什麼?是黃河三角洲。
要知道,黃河其實很年輕的。在一兩萬年前,黃河的出海口就是滎陽一帶,黃河的泥沙硬生生地衝出了黃淮海平原。不管是上游支流洪峰疊加。還是因為山巒的原因,大量水蒸氣也容易在這一帶凝聚,形成強降雨。
總之,黃河漲水飛快。幾乎白天看黃河,還是相距幾十裡的堤壩之間,遙遙一線,看上去蜿蜒扭曲,幾乎要斷流。但是到了晚上,黃河就咆哮地充滿了兩個大堤之間幾十裡寬度,甚至一次一次的衝擊著河道。甚至已經決堤了。
面對這樣的變化莫測的黃河。這種複雜的水系排程,恐怕要一個能臣方能玩得轉。
排程很是困難,特別是在沒有電報的時代,很容易就造成了,人沒有洪水跑得快。
如果可以,周夢臣也想在三門峽建立一個水庫,用水庫的水用來調水調沙,從而達到整治黃河方面的才能。
只是可惜,三門峽水庫的技術含量,是周夢臣根本無法揣摩的。
他與三門峽水庫之間,隔了一個時代。一個工業時代。
殺了周夢臣他也做不到,只能退而求其次,搞出這樣龐大之極的計劃。
周夢臣與徐渭通氣過後,就將這個治河方案公佈出去。
幾乎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因為這是關係到切身利益的。最難受倒是山東靠近運河的城市,因為周夢臣的計劃之中,根本沒有他們的位置,沒有現在運河的位置。
運河一旦斷了,山東很多城市就會迅速衰落。因為這些城市都是因為運河才發展起來的。而今運河一斷,就打回原形了。
當地百姓自然不願意了。其次還有河南的百姓。
鄭州等地的百姓,也不幹了。無他,明代大部分河決都發生在下游的,比如開封,徐州,歸德等地。鄭州受到的影響不大。
而今挖一條河引黃河水,一旦失控,豈不是禍及他們嗎?
他們自然不會願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