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地是一個價,在其他地方又是另外一個價,這也是常態。
就拿鹽來說吧。在產地,也就是兩淮,長蘆等地。價格在七文上下。而在更遠的地方,湖廣大概就要有十文上下,湖南比較偏遠的地方,就要十幾文了。到陝西一些地方,要二十多文,至於更偏遠的地方,價格就更高了。
這其中蘊含著暴利。
畢竟,人不能不吃鹽的。
而一個人平均一年下來,一般都要吃十斤鹽的。而且如果是做重體力活,那需要的更多。
而今直接將價格打下來一半有餘。
周夢臣吃驚非常。
“可不是啊。”老頭說道:“我也沒有想到,鹽價能這麼低。小老兒大半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低的鹽價。”
其實,這還不是大明鹽價最低的時候,鹽價最低的時候,那是成化年間,只有一文多的鹽價。
周夢臣說道:“這鹽的質量如何?不會如之前的官鹽一樣吧。”
之前的官鹽價格也不高,但是質量一難盡。甚至在鹽裡面有很多枯枝爛葉,總之,大部分百姓寧肯去買私鹽。即便私鹽的價格高一些。
這老兒立即從板車的袋子上拿出一袋鹽,開啟給周夢臣看。
周夢臣看著鹽,雖然是白色的,但是很暗淡。有些褐色的感覺。而有一些鹽凝結成團,用手才能捏碎。這樣的鹽在後世都是所謂的粗鹽。
不,甚至粗鹽也比不上。
根本就是不合格的產品。
但是老頭一點也覺得這鹽有什麼問題,他說道:“這位老爺,您看。這些鹽都是上好的,品相相當不錯的。”
周夢臣也沒有從裡面挑刺的想法。
畢竟,這個年代能搞出這樣的鹽,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周夢臣從懷裡掏出幾個銅錢,說道:“這袋鹽我買了。”隨即將這一袋鹽給了一邊的周大壯,讓周大壯用來飲馬。
是的,不僅僅人需要鹽,連一些勞動量的牲口,也是需要鹽的。
後世人習慣了吃鹽,根本不知道如果不吃鹽的話,是何等恐怖的下場。
小老兒數了數銅板,給周夢臣找了兩個。周夢臣笑道:“就當是請老丈喝茶了。”
這個老頭這才收了下來。
周夢臣這才低聲問道:“而今可有賣私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