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十一章 上海港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一章 上海港外 (2 / 3)

至於對氣象的研究。

其實北京欽天監,才是行家。但是他們也麼有研究出什麼。只是記錄而已。並且總結一些好像是諺語的規律,僅此而已。

畢竟氣象這個混沌系統,是非常難研究的。

周夢臣也沒有說什麼,鼓勵了一番,保持對學術前沿敏感度,多讀期刊等等,當年老師的套話。忽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隨即為了這題了一個匾額:“天下第一鹽。”

一行巡視,到了這個就是終點了。

不過,周夢臣並沒有回揚州。而是等了兩日。等上海的船隻來接,然後乘船南下,不過兩日就到上海。

一年多沒有來上海,上海給人的變化簡直是日新月異。

他被堵到了吳淞口外面。

原因是上海縣令海瑞,啟動了上海港擴建工程,是上海縣自己承擔了十幾萬兩的經費,要將上海港擴建。所以而今從吳淞江逆流而上,空間不大。有大量的船隻都滯留在外面。

自然也包括了周夢臣的船隻。

其實,海瑞早就想擴建上海港了。而今才等到機會。卻是寧波,溫臺,福州,泉州,登萊,等地次第開港。吸引了一大批海商,讓上海港人滿為患的局面,得到了緩解。

只是財富動人心。

上海開港這一兩年之間,因為上海港佔據了唯一的開港港口的地位,整個大明的商人都來到這裡。上海就好像吹氣球一般膨脹起來。

各項基礎設施都不行。

而其他的基礎設施也就罷了。一來沒有那麼重要。二來,修繕起來也不是太費事。最大難點就是港口。

周夢臣當初修的碼頭,已經高估了船隻數量。但是一年之後,這個數量就是遠遠不足了。雖然這些很多港口在一兩年之間,次第開港。

但是海瑞還是堅信,上海港於大明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雖然會因為其他地方開港,暫時奪取客源,但是時間長了,不管是有其他客源流入上海,還是跑到其他地方商人再次回來。

反正上海而今的港口不夠用。

所以海瑞力排眾議,開啟了擴建工程。這一擴建就佔據了很多泊位,讓上海港的泊位更加不夠用。才有大量的船隻停滯在吳淞口這裡。

甚至吳淞口這裡也建立了臨時的碼頭。看樣子,遲早會發展成為外港。

徐渭說道:“大人,我去通報一聲吧。想來海瑞也不敢讓大人在外面等著。”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