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大明實行開中制,讓人運糧食到邊關,然後拿了鹽引到鹽場領鹽。這裡面其實也有附加給鹽商強制勞動的義務。所以鹽稅也不算太高。
大明鹽稅長期在一百萬兩浮動。固然是有貪官汙吏的時候,但是大明前期的時候,鹽稅也不過是兩百萬上下。
而今鹽稅能有五百萬上下,其實也就隨著人口生長,百姓增多。對鹽的消費增多,而造成這個樣子。
如果想讓鹽稅再次攀升。最好的辦法,是在各地設鹽店,再增一次稅。或者乾脆,維持原來的鹽價不變,七文錢之中,有六文錢是稅,鹽稅能翻兩翻。一千五百萬兩還是有的。
只是,周夢臣看著林潤。
林潤有一些緊張。
周夢臣長嘆一聲,說道:“如此也好。”
對於一些人來說,鹽價高几文低幾文,沒有什麼關係。就好像是江南百姓一般,大部分江南百姓不敢說多富裕。但也不將一年幾十文錢的賣鹽的錢放在心上。
但是很多偏僻貧苦的百姓就不一樣了。
他們賺一文錢都難,鹽價降下些,說不定,能讓百姓多吃上幾口鹽。而人不吃鹽,是會生病的。貧且病是讓底層百姓家破人亡的。
周夢臣又不是嘉靖。
對於嘉靖來說,他恨不得將每一文錢都徵收上來。但對周夢臣來說,搞錢的門路是非常多的。他也不用為了賦稅,與百姓爭最後一口吃的。
更不要說,林潤不管怎麼想,他已經降下去了。周夢臣也何必做惡人啊。
林潤聽了心中暗鬆一口氣,說道:“多謝大人。”
周夢臣說道:“此事與我無關,你該感謝你有一個好老師。”
林潤說道:“恩師自然也是要感謝的。但是更感謝大人您,如果沒有大人您為我指一條明路,我現在也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周夢臣說道:“好了。鹽政上有什麼問題?”
林潤說道:“倒是有一個。”
周夢臣說道:“什麼問題?”
林潤說道:“開中法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