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
胡宗憲就提出一個問題,說道:“大人,北洋巡撫衙門下轄各路兵馬,以及屬國人馬,算起來也有小十萬兵馬。下官建議設總兵官統領。”
胡宗憲這個提議,一方面的確是想要一個人分擔軍務,另外一方面,卻也是自我設限,覺得他擁有統領一切,不受限制的權力,實在太過了。
其實能一直擁有這樣的權力,自然是極好的。但是胡宗憲很明白大明的遊戲規則。他不自己給自己弄一些制衡的人。估計京師就有人想提了。
到時候。他更被動。
他想來想去,設立了總兵官對他最好。
有了總兵官,看上去就不是他直接管兵,中間分割了一層。其次,大明文貴武賤,一個總兵官即便權力大一些,也不可能制衡得了他。
周夢臣點點頭,說道:“是應該設一個總兵官給你分擔一二。你有想法嗎?”
周夢臣對胡宗憲的想法,也是很瞭解的。他也沒有反對,甚至讓胡宗憲主動提出人選。可以說說縱容胡宗憲。這也有周夢臣的安排。
周夢臣覺得,日本局勢看似安定了,但其中危機四伏。這個時候,需要一位強人來鎮住場子。而不是要分割權力的時候。
如果北洋巡撫衙門運作數年,一切都成熟之後,不用下面人說,周夢臣就要琢磨完善北洋巡撫衙門的種種章程,一些制衡的手段,在不影響決策與執行力的情況下,也是要加上的。
胡宗憲心中暗喜,說道:“我覺得劉顯劉將軍不錯。大人以為如何?”
周夢臣聽了微微皺眉,說道:“為什麼是他?”
而今整個東南的軍隊,都被周夢臣編練成了新軍。包括了劉顯部。不過,其中也是有遠近親疏的,周夢臣最相信的軍隊,就是浙軍,閩軍,是由戚繼光一手編練出來的軍隊。
而劉顯所部,是唐順之編練出來的江南軍。其中又差了一層。
雖然不能說,周夢臣重視的軍隊一定都能打,他不重視的軍隊,一定都不能打。但是大體上,資源傾斜比較多的軍隊是比較能打的。
劉顯所部在周夢臣這裡,算是後孃養的。
倒不是,周夢臣對劉顯所部有歧視。該給的待遇還是要給的。但是在分配作戰任務,還有一些新武器下發的時候,周夢臣自己不插手,他幕府之中很多人,都會下意思以浙軍閩軍為重。
畢竟戚繼光軍中很多人與周夢臣幕府之中很多人都是同學。彼此照顧在這個時代,簡直是理所應當。
&n..pppp('奮鬥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