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忠說道:“正是。”
“大人,提防有詐。”徐渭說道:“而今大人身系大同十幾萬大軍。不可輕易犯險。而且大人炮斃俺答,說起來也是辛愛的殺父仇人。辛愛有今日之局面,更是因為大人您。故而不可不防。”
周夢臣微微搖頭,說道:“徐兄說得有道理。但是我不能不去。而今我一舉一動都代表的大明,我如果不敢赴約,天下人都謂大明無膽,所以,辛愛敢邀請,我就敢赴約了。當然了,膽氣歸膽氣。誰也不是冤大頭。徐兄,我答應與歸義王見上一面。不過如何見?就請徐兄與韃子來人好好談談了。”
徐渭聽了,立即說道:“學生明白。”
片刻之後,徐渭回來了。說道:“已經談妥了。就在兩軍之前。二百步之內,不許有人,唯有大人與辛愛。而且考慮到辛愛伸手,大人可以帶一個護衛。”
周夢臣說道:“辛愛不帶嗎?”
徐渭微微一頓。周夢臣知道徐渭的意思了,說道:“雙方公平起見,我帶一個人,讓辛愛也帶一個人。朝廷不沾他便宜,”說到這裡,周夢臣微微一點,說道:“我也想好好見見辛愛。”
這也是真話。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周夢臣手中雖然有不知道多少關於辛愛的資歷,但是這些資料都是第二手的。而這個時代的畫像,也是非常稀爛了。周夢臣雖然覺得自己很瞭解辛愛了。但是依舊沒有見過辛愛。
不為別的。單單是為了將來辨別辛愛人頭的時候,少一些煩惱。周夢臣都想見一見辛愛,最好能談一談,好好摸清楚辛愛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好為將來做準備。
兩邊都協商好之後,很快就安排好。
在玉林城的西北方位,清空一片土地。韃子騎兵,與明軍騎兵相距數百步遙遙相對,好像是戰爭之前的預熱一般,甚至很多戰馬在這種氣氛下,都變得興奮起來。不住用自己的蹄子刨地,似乎隨時都準備發起衝鋒。
在這樣的氣氛下。有明軍將一張桌子放在了兩軍中間,並擺上了兩張椅子,與酒菜。
周夢臣帶著戚繼光騎馬走出了軍陣。
此刻的周夢臣一身大紅官袍,在陽光之下還頗有官威,這年頭衣服都很寬大,沒有人看得出來,周夢臣在衣服裡面套了三層鎖子甲。而戚繼光卻是全副武裝。一身鎧甲,反射著陽光。長刀在腰,長弓在背,腰間還有好幾柄手銃。長槍在手。隨時都準備殺個七進七出。
這個時候的戚繼光比周夢臣本人來緊張。
戚繼光剛剛拜師的時候,對周夢臣雖然有些敬意,但卻未必想從周夢臣身上學習多少知識,更多是想以師徒的名義拉關係。畢竟戚繼光很清楚作為一個武將想發達,身後沒有文官大佬的支援是不可能的。
而今這麼多年過去了。戚繼光早就對周夢臣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周夢臣的學識深深折服了他。在他看來,他而今在兵法上取得的成就,都是在周夢臣的指導之下成功的。
特別是在大同巡撫任上週夢臣做出的事情。戚繼光是最明白不過。這更讓戚繼光覺得天下不可無我,但不可無老師。今日他是拼得自己一死,也不會讓周夢臣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