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心思電轉,說道:“大汗,這一件事情還是要大汗自己決斷。畢竟有些事情不是臣子可以置喙的。”
辛愛也明白,其中去汗號,稱臣,等等一些面子上的問題,受辱的是辛愛自己。
辛愛想了想,說道:“總要試一試。不然今年算了。大同快要秋收了。聽說周夢臣也要回京了。但是明年是一個什麼局面就不清楚了。特別是明年開春之後,大明說不定就有行動。”
“總之,如果大明那麼有誠意就好好談談。如果沒有誠意的話。能多爭取一點時間也是好的。”
趙全說道:“大汗英明。”
辛愛說道:“但是誰為使臣?”
這一句話,讓所有人為之一靜。
蒙古使臣不好當。首先蒙古人普遍是勇武有餘,智慧不足。蒙古人之中將領不少。但是可以承擔使臣的人卻少了。畢竟外交場合之中,更多是考驗智慧。所以之前俺答派得使臣都是漢人出身,白蓮教的人比較多。
但是大明做過一些很沒品的事情,那就是殺使臣。
一方面是地方文官瞧不起韃子,另外一方面卻是白蓮教乃是朝廷下了必殺令的。就好像美國派了紅色通緝令名單的人作為美國大使,這個人抓不抓?
反正在大明官員來看,別以為你套了蒙古使臣的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你分明是白蓮教的某某。自己送上門了,我就不客氣了。
所以,這些使臣立即下獄。秋後問斬。
當然了,這是當時俺答實力並不大的時候,當俺答大軍兵臨居庸關之後,大明就再也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了。
不過此一時彼一時也。
當時蒙古實力尚在,而今實力大損,非三五年不能緩過勁來。
明朝的官員會不會故態復萌?這真不好說。
趙全微微猶豫了一下,說道:“臣願意去。”
辛愛說道:“你不怕死?”
趙全說道:“臣為大汗效力,不懼生死。”
辛愛說道:“好。你就代我走一趟吧,不要去大同,繞道宣府,直接去北京。”
趙全說道:“具體條件還請大汗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