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已經足夠了。
一兩分鐘足夠騎兵跑出很遠了。
馬芳聽著後面廝殺聲大做,隨即好像曇花一現般,廝殺之聲消失了。隨即馬蹄之聲,越發急促。
此刻馬芳已經來到了明軍射程之內。
只是馬芳與後面的追兵,距離太近了。根本拉不開距離。馬芳心思一轉,忽然下馬,拉著韁繩,順勢猛跑幾步,用力一按,馬兒會意,順勢躺了下來。馬芳這樣一做,其他騎兵紛紛學樣。
騎兵最重要的條件就是馬術,如果馬芳帶的不是周尚文的親兵,這樣的動作下面人,是絕對做不出來的。這更多戰馬與騎士之間的默契。
最少錦衣衛騎兵是做不到的。
因為對於大同騎兵來說,很多騎兵都是靠馬糧養著。這不是笑話。因為戰馬要吃的精料,都是大豆黑豆之類,馬可以吃,人也可以吃,而大同在邊地,幾乎所有的生活物資都是要靠北京接應。
所以,當地百姓都窮。常常將馬糧搞來吃。這就意味著養一匹戰馬,家裡就多出來一些吃的。這種情況下,對待馬兒與對待一個人差不多。
再加上馬通人性,所以馬匹與騎士之間的感情,真的非同一般。
但是錦衣衛這邊的騎兵就不一樣,他們待遇太好了。他們雖然也愛戴馬匹,但是更多是當馬匹作為一種工具,而不是夥伴。
當然了,即便這樣也有一些騎兵做不到這樣的反應。
馬芳這樣做,還是對戚繼光的相信。相信雙方的默契。
騎兵這樣臥倒,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戰鬥力,任人宰割了。這就要考驗戚繼光能不能立即察覺馬芳的意圖,能不能立即做出反應。
很顯然,戚繼光沒有辜負馬芳的信任。
一聲鼓響。
無數火線從馬芳頭上掠過。
馬芳看得分外清楚,甚至有一種被灼熱的感覺。
更加驚恐的是馬芳的坐騎,這匹戰馬,沒有見過這樣的局面,整個身體都在不安的扭動的。馬芳不得不輕輕拍打著他的馬脖子,才讓他微微安穩一點。只是馬芳可以做到這一點。
並不是所有騎兵都能做到這一點。
馬芳耳朵很靈,在槍炮聲中,聽出一兩聲不同尋常的馬嘶之聲。對此馬芳也無能為力。畢竟即便到後世,戰場誤傷依然是陣亡的重要因素,而今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