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
周夢臣,楊繼盛,徐渭三個人,相對而坐。都沉默的好像雕像一般。
蕭芹這一招,將三個人都難住了。
遲疑一陣子,楊繼盛說道:“我不管,醜話說到前面。即便是兩萬騎兵都打光,也不能讓韃子隨意進出大同附近,馬上要春耕了,大同氣候只能種上一季,去年雖然有一些糧食,但絕對不夠撐到明年秋收的。”
“所以,不管騎兵有什麼困難,春耕最重要。騎兵再困難,死的也是馬,如果春耕不行的話,明年死的人,而且絕對不僅僅是兩萬人那麼簡單。”
“大人。”徐渭也遲疑了一下,說道:“楊大人所言是正理,而今大同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春耕重要。不過,而今也不能什麼也不做,能不能向其他鎮求援,讓他支援一些騎兵。”
周夢臣苦笑一聲,說道:“沒有用的。一來今年韃子的攻勢,其實不侷限於我們,宣大那裡也有一部分遊騎,榆林那邊也有。”
徐渭有些遲疑說道:“大人有些不對,我看了最近的戰報,我軍與韃子交手前後十三戰,互有折損,總計有斬首三百人。我方戰死千餘。其中職位最高的是一位千戶。”
“我計算過對面韃子軍隊,以及馬將軍在塞外遇見的韃子,總計最少有五萬騎兵。而今正是春天,韃子馬力也不行,甚至還不如我們。他們不可能全軍出動。這五萬騎兵幾乎是極限了,其他各部即便有,數量也不會太多的。”
周夢臣帶著幾分苦笑說道:“我知道。”
徐渭說的他也計算過。
特別是對於戰馬。
其實真要說起來,蒙古那邊戰馬的體質還不如明軍的戰馬,好歹明軍有能力供應戰馬精料。即便在冬天裡面,不會全部喂精料,但是隔三差五,也要喂一些豆子,讓戰馬不掉膘。
但是韃子那邊哪裡有這麼好的條件。
可以說,戰馬在冬天都要靠自己的熬的。所以到了春天都是瘦骨嶙峋的。奈何,韃子的馬多,即便是冬天受了雪災,戰馬依舊是大同的幾倍,乃至於幾十倍之多。
即便這樣說,周夢臣估計韃子那邊的戰馬減員,其實數量也不少。這就是為什麼包括周夢臣在內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韃子會一開春就幹仗的原因。
不過現在看來,這些損耗,韃子承受得起。
這也是韃子對大明僅有的優勢了。
周夢臣嘆息一聲,說道:“去年有一件事情做的孟浪了。我覺得走了兵部的關係,事情就辦妥了,卻不想惡了山西鎮與薊州鎮。同時有了一個壞名聲,其他軍鎮未必想派人來支援。”
這也是周夢臣的忽略。
在周夢臣想來,都是大明的軍隊,在山西鎮在薊州鎮,又有什麼區別啊?都是為大明效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