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五十八章 殺氣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八章 殺氣騰 (2 / 3)

京營士卒說起來都是新兵,今日還是他們的第一戰,第一戰就陷入如此血戰之中,立即有一些人動搖。李儒更是毫不客氣,親手誅殺,隨即令人將人頭掛在旗杆之上,派人喊話說道:“我等家都在京師,我已經派人去了京師,今日之戰,敢退後者一步者,必殺之,並牽連家小。我豐城侯府說到做到。而今日只要打贏了,每人授田百畝。進則重傷,敗者家小皆誅。”

只有京城的人,才知道勳貴在京師的影響力。

如果在別的地方,朝廷的觸角可能找不到人,但是京師是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蕭芹這種嚴酷的軍令之下。

京營士卒終於穩住陣腳了。在混戰之中,勉強穩定了陣型。

不過,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更加殘酷的在後面。

其實就真正的步戰來說,蒙古人是比不上明軍的。這是由很多因素約束的。

首先是身高,蒙古人比漢人要矮,還有蒙古人長期騎馬,都是羅圈腿,等等這樣的因素,不利於在地上搏殺。而京營士卒是戚繼光一手訓練出來的。不敢說多傑出,但是基本功還是有的。

雙方咬住了廝殺一時間不分勝負。

這個時候,豐城侯家將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李儒在外帶兵,豐城侯怕出意外,將府中的家將都派出來了,人數不多,也就百十個。畢竟多年沒有大規模戰爭,豐城侯在外代表的規模也不大,用不了那麼家將,也沒有那麼多家將來源。

豐城侯的家將是怎麼來的?不會以為豐城侯府是勳貴就有傳下來的家將,這個自然是有的。但問題是,豐城侯要這些世代相傳的家將有什麼用?真正的戰場的武藝,都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

這些太平慣的家將上了戰場,能有多少作用?

也是難說的緊。

這些將軍都是豐城侯在外帶兵一場場大大小小的戰事之中挑出來的驍勇之士。對於他們來說,除卻一身武藝什麼也沒有,在下面也升不了官。而且大字也不識一個,升了官也帶不了兵。對於他們來說,投身侯府作為家將。各種待遇要在軍隊中好太多了。即便出去了也倍有面子,遇見了什麼事情也能有侯府撐腰。

甚至真要有意官場,在豐城侯府廝混幾年,在侯爺面前混個眼神,立一下功勞,說不定就被侯爺安排到某地當軍官。這可比他們從底層一層層爬上來容易的多。

豐城侯如果沒有在外打過仗,這些家將也未必有。

而且皇帝對勳貴們養家將,其實也是有些注意的。豐城侯自然不敢多養,這一百多號人,個個都是精銳,說以一敵十,有些過了。但是真打起來,三五個不能近身,卻也是很正常的情況。

這百號家將分散在軍中,形成一個有力的軍官團。

在列陣放銃的時候,還不顯眼。畢竟這些人廝殺厲害,對火銃就不是太懂了。而且火銃陣勢也顯不出來一兩個人如何。

但是而今陷入混戰之中,這些人就一個顯露出來了。要麼以自己豐富的搏殺經驗廝殺在前,要麼以就指揮麾下的密集陣型,對方對上去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