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平無奇的戰場之上,其實是體力,精力,意志力的對耗。
而真正的戰場卻是別的地方。
沒錯,就是李儒這裡。
剛剛一番試探,周夢臣這裡的強弱就被一下子試探出來了。真正進攻點也就確定了。
卻見李儒這邊攻勢如潮。
第一波韃子就頂著槍林彈雨的衝了上來。
李儒作戰第一線,一陣排槍給打了下去。韃子死傷不少。
不過第二陣就大為不同了。
韃子分散成零零碎碎的隊形,大體是十人為一隊,衝到陣前,用手中的弓箭向軍陣之中射擊。引明軍開火,如果不開火的話,這十人就敢直接衝進明軍軍陣之中,只要大亂軍陣一兩分鐘,下面騎兵就衝上來了。
李儒別無他法,也只能讓下面火銃手,以百人為一隊,對這些馬隊射擊。
只是彈藥就成為一個問題了。
火銃每一發,鉛子加上火藥的分量,大概在這一兩上下。十發就一斤,一百發就十斤了。再加上身上的衣甲,長刀,火銃,食物,水等等裝備下來。每一個人能帶的火藥子彈數量大概在三百發上下。這還是因為他們都騎馬行軍,馬承擔了一部分負重。否則的話,每一個士卒最多帶一百五十發彈藥。
所以,不可能有無限子彈。
三百多分子彈,看起來很多。但是如果這樣空耗下去。
也是不可以的。
這還是他們用的火銃是軍器監銃用料實在,質量很好,否則的話,不要說帶了三百發彈藥,即便是一百五十發,估計也打不完。因為還沒有打完,就先炸膛了。
蕭芹派出的騎兵都是騎術非常好的蒙古騎馬,他們在陣前就好像馬術表演一般,來去縱橫,時不時射出一箭,再加上明軍的密集陣型,很容易被射中。
當然了,韃子也不是沒有傷亡。很多騎兵在集火之下,也就一命嗚呼了。但是騎兵快速機動之中,除非一起齊射,這種用百支火銃齊射的情況,效果並不是太好。
周夢臣看了,心中暗道:“糟糕。”
他將周益昌與劉浹叫到身邊,說道:“你們準備好,等我一聲令下,就殺出去。”
這兩位也看出情況不妙了。立即點頭稱是。
周夢臣舉起千里鏡繼續看向去,心中暗道:“今日如果十幾門小炮,決計不至於這個樣子。”
如果有十幾門,能讓韃子騎兵準備的距離更遠一點,也就給明軍更多的反應時間,即便韃子真衝進軍陣,也有足夠的反應時間,甚至還能派出已方騎兵與韃子這些小隊騎兵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