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財空。”
嘉靖聽了。嘆了一口氣。
卻沒有說話。
嘉靖不是不知道,這些內情。而是沒有辦法。
是的,不要看嘉靖在朝廷之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是有些事情,他是不能做的。不要以為嘉靖沒有在田賦上動過手腳。張璁作為嘉靖最信任,最依賴的內閣首輔。他最重要一項政績,就是清理莊田。
從北京打地方,不論皇室,太監,王府,寺院,衛所,嚴厲打擊投獻侵佔之事。
可以說,嘉靖中興,就是建立在張璁對土地的整頓之上的。
甚至有人說張居正很多改革思想,都是繼承張璁的。
但是,這又怎麼樣?
不過,一陣折騰,殺人再多,也改變不了根本狀況。
有些事情,皇帝也未必能改變。
嘉靖看周夢臣的身影,忽然有了一絲張璁的影子。當年張璁站在大殿之上,指點朝廷弊政,也是如此意氣風發。可惜,斯人已經不在了,否則夏言算什麼?
周夢臣不知道嘉靖此刻所想,而今繼續說道:“九邊乃至京營,空餉佔半,剩下的將士,或為人佣役,或操賤籍,大明在冊兵馬,三百餘萬之多。但是朝廷大抵有多少大軍,陛下應該比我清楚。”
“而今九邊加軍營,能有戰兵三四十萬之多,就已經是萬幸了。”
“我大明之軍,北有九邊之敵,南有各省需要鎮守,如此數目,根本不夠用。而兵為將有,朝廷經制之兵不堪戰,唯有家丁堪戰。如此下去,國將不國。臣不知道會有怎麼樣一個下場?”
“此為兵空。”
“文章興而國家興,蓋因國家以文章取士,但是而今科舉制文,百題不問,一心八股。”
“而八股積弊深重,撕裂題目,不過雕蟲小技而已,以至於舉人不知漢唐,如此何以治國,九邊乏邊臣,亦非一日。國家需要財臣,計相,而今何在?”
“此為才空。”
“有此三空,朝廷想不內憂重重,都不行,但凡有一個水旱蝗兵之事,就茫然不知所措,朝廷局面,更是隻能被動修補。只能任江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