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那又如何?有陸炳背書,真假還不是陸炳說了算,縱然嘉靖知道了,也不會計較的。
這也是陸炳對曾銑唯一能手下留情的地方了。至於其他的事情,都不是陸炳能夠決斷的。
陸炳將供詞揣在懷裡。
立即進宮。
嘉靖僅僅是掃了一眼,就沒有多問。更沒有問是真是假,而是隨手對黃錦說道:“交給內閣,告訴嚴嵩,朝廷不能亂。”
內閣之中,嚴嵩接到供詞,也聽了嘉靖的口諭。
自然明白,嘉靖的意思。
嘉靖雖然在兩人之間,選擇了嚴嵩。並不是說,嘉靖對嚴嵩就非常滿意。他對嚴嵩的告誡,其實就是讓嚴嵩將風波範圍縮小。儘量降低朝廷動盪。
當然了,嚴嵩自然是願意的。
別人可就不願意。
嚴嵩以曾銑的供詞為名,草擬聖旨,要讓夏言下詔獄論處。
只是這一封聖旨,被吏部尚書給封還了。
吏部尚書聞淵資格太老了,快八十歲的老人,風風雨雨幾十年,任官都超過五十年了。這份資歷,在朝廷上下,無人能及。而要將夏言下獄,首先要剝奪夏言所有官職與封贈。然後才能下獄。
這個程式,就好像高官下獄之前,先開出黨籍一樣。
這一件事情,是繞不過吏部的。
聞淵對夏言雖然不滿意,但是大體還是認可的。所以在夏言當政的時候,聞淵也沒有與夏言唱反調的意思。但是而今嚴嵩秉政,老尚書豈能將嚴嵩看在眼裡,更不要說嚴嵩一上臺,就搞出一處冤案。
曾銑這個人,聞淵還是瞭解的。不能說一點錯處都沒有。但不管怎麼說,都朝廷有功之臣,總是要優待的。流放,罷官回鄉也就罷了。畢竟是皇帝的意思,聞淵也不好說什麼。
只是嚴嵩可不是這樣吧的。看嚴嵩準備的罪名,根本就是往死里弄的。
甚至弄死曾銑還不準備停手。
還想弄死夏言。
這樣聞淵很不滿意。而聞淵這個吏部尚書,號稱吏部天官,從權利上,乃是六部之首,可以與大學士平起平坐的。特別是聞淵又是老臣。真發作起來,嚴嵩真不大好辦。
嚴嵩只能下令,讓人去請聞閣老到內閣談話。
但是很快傳話的人就回來了,說,聞尚書說了。人老了,腿腳不靈便,有事情嚴閣老到吏部去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