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戰場靜寂的不像是在打仗。
白蓮教徒門將門板擋在前面,但是沉重的門板也影響了他的速度。只是龜速前進。而戚繼光看他們還是比較遠的。也沒有放銃,反而是放他們近來打。兩邊都沉默著。
這種沉默,非但沒有靜謐的感覺,反而壓抑之極。
很多人呼吸都急促了。
戚繼光拿來一根火銃,對著遠處的門板就開了一銃。
這一聲火銃響,立即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戚繼光的本意,不過是試試門板的厚度,好決定開火的距離。
其實戚繼光對於火銃在什麼距離能擊穿多厚的木板,其實是心裡有數的。只是不同木頭,硬度是不同。軍器監試銃的時候,也沒有特別區別那一種木頭。此刻戚繼光為了謹慎起見,還想試一下。
在戚繼光看來,似乎是很正常的行為。
但是卻給了別人不一樣的訊號.
無他,明軍大部分火銃兵,一旦有一聲銃響,就代表這大軍失控的開始。因為明軍軍紀不行,一般這個時候,只要有一個人開銃,下面就有無數的人跟上,一旦開火之後。一段時間之內,就是去了再次開火的實力。
蕭教主見狀,都準備進攻了。
但是他驚奇的發現,整個明軍陣勢之中,不動如山,沉默的好像空無一人。只有零星的火銃聲,一聲接著一聲。
蕭教主臉色頓時變了。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知道對面的對手,要遠超自己的預料之外。
只是此刻,他已經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啊”一聲慘叫傳來。蕭教主看到一扇門板被打穿。一個白蓮教徒,被打翻在地。似乎火銃的力量在穿過門板的時候,有所衰減。不至於一擊致命。讓這個人在地面慘叫連連。
蕭教主立即說道:“了結了他。”
身邊立即有人引弓一射,將這個傷員釘死在地面之上。
蕭教主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因為在進攻之前,這樣實在有些傷士氣。二是因為這個人已經沒救了。
對,這就是火銃的惡毒之處。這個時代的彈丸都是鉛彈,而鉛彈帶著高溫打入身體之中,會讓受傷的人感染中毒。即便當初死不了,也活不長了。甚至變成一個病秧子。在古代這樣的人,還不如死在戰場上來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