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內閣這一件事情,嘉靖之前是不著急的。
但是而今卻不一樣,可以說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嘉靖的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不管怎麼說,一旦生病了,對朝廷的控制就會變得虛弱許多。這一點是確定的。
嘉靖從權力穩定的角度出發,也應該多給嚴嵩一些制衡了。
嚴嵩心中一愣,深吸一口氣,立即想明白了這一點,說道:“陛下,臣推薦李本。也算是老臣了。”
嘉靖一愣,看了陸炳一眼,陸炳也是一愣,隨即就垂目侍立,好像沒有聽過一般。
李本這個大臣,是一位老臣。與嚴嵩也不大對付。而今在南京當尚書。但是李本也算不上一流大臣。他最大依仗就是他的學生。他的學生不是別人,就是陸炳。
嚴嵩推薦這個人,顯然是做了功課的。
這個人能力不行,但是背景比較厚。與嚴嵩是有矛盾的,嚴嵩舉薦,一來可以刷,舉賢不避親的名聲,二來嚴嵩也自信一點,自信李本翻不出嚴嵩的手掌心。這完全符合。為了符合嘉靖的標準。嚴嵩不可能從自己人中選。而李本在嚴嵩看來,實在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李本入內閣,後面有陸炳。陸炳後面是皇帝。
如此一來,這一連串下來。是皇帝增加了對內閣的控制。似乎也達成了嘉靖皇帝的目標。君臣達到了雙贏。
只是嘉靖不置可否,問張治說道:“張閣老,你以為當如何?”
張治說道:“李本畢竟不在北京,恐怕一時間不能適應北京官場。臣以為還是在京官之中選吧。臣舉薦禮部尚書徐階。徐階這個人年富力強,為人老成,定能協理陰陽,使上下得所。”
嚴嵩與張治的目光都看著嘉靖,這個時候就要嘉靖來處置了。
嘉靖目光掃了所有人一眼,心中就有定計,他咳嗽了一聲,說道:“朕信得過兩位先生,也信得過兩位先生的人選,這樣吧,這兩位都入閣吧。”
一時間大出所有人的預料,連周夢臣都嚇了一跳。
不是所有人下意思將內閣人選定為三位,實在是這個數字是有傳統的,從三楊秉政。到弘治三老當政,乃至於之前,夏言,嚴嵩,再加上一個另外的人手,也是三個人。
所有人思維都有慣性。他們都以為,還是要維持之前的格局。
那麼內閣能不能有四個人 ?
當然是可以的。畢竟內閣人手,本來都沒有定員的,就看皇帝是怎麼安排了。不過四個人是有些不方便的。因為是雙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