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形式比人強。
仇鸞微笑道:“我這裡自然沒有問題?那兵部?”
嚴世蕃說道:“我自會去與我舅舅說。”
仇鸞心中一動,說道:“嚴老弟要報復周夢臣,單單說軍器監的事情,有些太輕。你不要忘記了。周夢臣這個軍器監正是怎麼當上去的?”
嚴世蕃雖然紈絝,但是心思也非常機敏,一點就透,說道:“你說是周尚文?”
仇鸞說道:“正是。”
嚴世蕃眼睛一轉,說道:“仇兄,你這是靜極思動了?”
仇鸞笑道:“瞞不過老弟,在京中,都閒出鳥來了,我一輩子功名都在軍中,我還是想在外任總兵官還是比較好的。”
大明京營的戰鬥力,誰不知道。
主管京營,對武將來說,就是一個養老的職位。仇鸞四十多歲,建功立業之心,並沒有熄滅。自然想在外面多任兩三任總兵官,一方面是有實權。另外一方面,就是有油水。
京營的油水不是不豐厚。但是分得人太多了。文官這邊插手不多,但是勳貴那邊,上到勳貴,下到指揮使百戶,誰不在京營的經費之中分一杯羹啊。也正是有這麼大的利益集團。什麼樣的能臣到了總督京營的時候,都想改革,都無疾而終。
劉天和,不過是其中一個人而已。
在很多人看來,滅了俺答都比讓京營重新有戰鬥力好辦。
仇鸞想在這裡多抽油水,也是不能的。
各家的份額都定好了,仇鸞父親在的時候,就已經約定俗成了。仇鸞在不在位置上,該給仇家的都會給。更準確的說,是給咸寧侯的。不是給仇鸞的。只有仇鸞的爵位有一日,這一分錢糧是不會少的。和仇鸞本人沒有什麼關係。
在外任總兵官說得好聽。
但是總兵官一個蘿蔔一個坑,先當總兵官,就要先拔一個蘿蔔。
大明九邊南方十幾個總兵官,西北那邊剛剛一番折騰。而今王以祈也在緩慢清理曾銑的的影響力。而且仇鸞剛剛從西北被彈劾回來。也該避嫌,在這仇鸞不想去西北。
西北士卒能打是能打,但是窮。而戰事太多。地方又有一些偏遠。
不管是建功立業,還是撈油水都不是什麼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