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看見了周夢臣,忽然想到了什麼。問道:“周夢臣,你對這一件事情怎麼看?”
周夢臣聽了。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怎麼看?提心吊膽的看。
周夢臣對醫術的發展,其實就是推了一把,將大量解剖與科學的實證手法,引入醫術之中。他起了一個開頭,下面的發展就不是周夢臣所能控制的,可以說中國古代醫術勝過同時期西方不知道多少身位。
只要思想轉過彎來。
立即就有大發展。
周夢臣對這方面的發展,也是相當關注的。比如大醫精誠期刊,他是每月都有訂閱。每月都要看。
這也是他的樂趣之一,看皇帝披著馬甲罵人,看著些郎中們腦洞大開,提出的很多匪夷所思的想法與實驗,然後找到一些,與後世相似的醫術理念,懷念一下前生。
但是他畢竟不是醫生。
兩輩子都不是。
這個手術,也那就是子宮摘除術。
如果是在後世,周夢臣根本不在乎,根本算不上什麼大手術。但是在這個時代,周夢臣提心吊膽之極。畢竟手術關係太多,一個不小心,方皇后死在手術檯上怎麼辦?
周夢臣可不覺得嘉靖會給他講道理。
甚至周夢臣隱隱約約想到一個更可怕的可能,那就是主刀這個人,很可能是李雲珍。
這不是他瞎猜的。
對婦科疾病最熟悉的是李雲珍,李雲珍還做過幾次剖腹產,雖然成功次數並不是太多。其次,手術是一個要求非常精準,對體力也有要求的活。
薛已是不成的。
他太老了一點,開方抓藥還行,但是捏著刀,稍稍時間長一點,就忍不住的抖動。而且有難度的用刀用針的手法,都是需要練習的。
而薛已的年紀,也承受不住大量的,精巧的練習。
大明在手術有天分,或者說合格的外科手術醫生,大概有三個,薛九針,李時珍,李雲珍。其他的還是在給他們三個人打下手的階段。甚至如果用現代的外科手術的標準來衡量,他們三個人統統不合格。
薛九針,李時珍,都在邊疆。京城能用的還有誰?
這還用說嗎?
周夢臣看了李雲珍一眼,心中嘆息一聲,說道:“陛下,臣以為醫術上的事情,薛老天下第一,臣又復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