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堅持幾十年的觀念一點點的被打碎。這個過程是最難受的。嘉靖而今就是如此。他不過做過多少次法事,拜這個神仙,祭那個神仙,在這些事情上的花費數以百萬兩之多。
可以說,比一些國家工程話費都多。
而今有人告訴他,這些都不存在。
當然了,嘉靖還有這樣那樣的理由而寬慰自己。為找不到這些天上神仙找理由。但是有初步科學思維的嘉靖,很清楚這些東西是站不住腳的。
周夢臣說道:“陛下,臣一直都說,求長生之道。非求神仙之道。”
嘉靖說道:“好一個求長生之道,非求神仙之道,求人不如求己。”嘉靖看著周夢臣,語氣之中多了幾分親近,說道:“既然如此,還請周先生回去之後,將日心說種種,擬表成文,上奏內閣,朕要明發天下,以證視聽。”
周夢臣聽了,渾身一震,立即下跪道:“臣謝過陛下隆恩。”
的確是隆恩。
之前不管周夢臣怎麼說怎麼論,周夢臣的學說都有傳播範圍的,大明官府正統的天文學說,依舊是郭守敬留下來的歷法體系。就好像大明而今心學橫行,但是大明官府正統的思想,依然是程朱理學而已。
周夢臣的學說讓皇帝明發天下。就意味著,他的學說距離大明天文曆法領域的官方學說,僅僅有一步之遙。
當然了,這一步說容易,也容易。
容易是,周夢臣是大明天文曆法第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畢竟大明天文歷算這個圈子太小了。就這樣大貓小貓三兩隻,很少有什麼世外高人。周夢臣早就將這些人折服了。
不可能有人能當面反駁周夢臣的學說。
說不容易,也不容易。
不容易的地方,不是別的。就是大明的正統學說一直是儒學。儒學對其他學說有居高臨下的指導作用。
周夢臣不怕圈內人反對,就擔心一點,那就是儒家士大夫們反對。
這可就難了。
因為討論的焦點,就不是周夢臣的學說對不對,符合不符合現實,而是符合不符合儒家學說了。
這一點,周夢臣並沒有準備。
不過,他並不畏難。
畢竟,他為了這一天,也做了很多準備。
比如說,周夢臣在自己的學說很多地方,都引用前代大儒的說法,比如朱熹,比如宋濂。他們都是支援地圓說。之所以恨不得將文章寫得根本是他整理前代人儒的學說,自己根本沒有一點獨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