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鐵爐
“轟”的一聲,皇宮之中一聲巨響,震動四方。
連在軍器局的周夢臣都聽見了,真是驚天動地。
周夢臣也忍不住讓孟衝找自己的人脈去問問。
孟衝就是而今主管兵仗局的太監。
孟衝與藤祥都是黃錦一脈的人。他對周夢臣自然是畢恭畢敬。不敢有二話。立即派人去打聽了。很快就有了訊息,聽說就在西苑西南角,而炸死了幾個人。但是具體情況,皇帝已經下了封口令了。
不許外傳,不許打探。
周夢臣說道:“不許打聽就不打聽了,我這裡的事情還忙不完。各地來的工匠都到齊了嗎?”
其實周夢臣隱隱約約有說猜測。只是不敢肯定而已。
孟衝說道:“都到齊了。”
周夢臣說道:“那就開始吧。”
不得不說,有皇帝的命令,哪怕僅僅是中旨,就幫了周夢臣很大的忙。
周夢臣作為工部主事,寫書信讓地方官員幫忙找幾個工匠,是可以的。但是要滿天下蒐羅工匠,並讓地方官員送到京師,卻是難了。畢竟這年頭出行可不如後世那麼便利。其中不知道有多少麻煩事情。
地方官員可不樂意做
周夢臣畢竟不是工部尚書,在北京的都知道周夢臣是天子近臣,但是在地面上的官員卻未必知道。即便知道了,也未必不敢搪塞,什麼叫天高皇帝遠,皇帝的命令還未必不敢搪塞的,不要區區一個天子近臣。
但是皇帝命令就不一樣了,即便不盡心盡力,也要做一個樣子了。
這幾日,九邊的軍匠,遵化的民匠,山西,河南,山東,等地鍊鐵的佼佼者,甚至還有幾個南直隸的鐵匠。大多都是北方省份的。不過有一個廣東佛山的鐵匠。是因為他正好在北方,就被收刮過來了。
周夢臣忽然發現,他其實並不許做什麼改進。只需做一個技術整合者就行了。
這些鐵匠能被送過來,證明就是當地的佼佼者。各有幾分絕活。畢竟從九邊送來的軍匠。他的特長就是造火炮,可以不炸膛。當然了,是有秘訣的。至於這秘訣,他們本來不敢說。
周夢臣花了大價錢,一個給了一個九品官,並脫離匠籍。並只要證明有用,每一條秘訣一百銀子。
瞬間,這些鐵匠都答應下來。
於是,周夢臣一個個記錄下來這些工匠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