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了結了軍械局一百多個小吏的性命。
一口氣殺一百多人,周夢臣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都驚呆了。簡直是不可思議之極。
這不是在別的地方,而是在京師。甚至不是京師的別的地方,而是在朝廷要地六部之一的工部。殷正茂而今不過一個觀政的進士。本質上是一個實習生而已。如果周夢臣這個主官不放權。殷正茂是什麼事情也做不了的。
反過來說,在所有人看來,殷正茂做的這一件事情,是周夢臣授意的。
這也是為什麼工部上上下下都將周夢臣看成大魔王一般的原因。
很多人都將這一件事情當成了周夢臣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只是這一把火燒得也太厲害了一點。
殷正茂笑道:“周兄,無須擔心。所有首尾都做得乾乾淨淨的。即便是刑部尚書來了,也挑不出你的不是來。而且這事情也不算完。惡事我做了,下面的事情還等著你做的。”
殷正茂一邊說,一邊將一卷文書遞給周夢臣。
周夢臣翻開看看,就是這一百多個吏員的卷宗。
只見上面罪名一個個都有真憑實據。而判決都是杖十,或者杖幾十。然後讓他們退回贓銀。看上去一個個都是在大明律的範圍之內。真是挑不出錯來。
因為大明律雖然屢次修訂。但是大體上與實際有些脫節的。比如在工部工匠缺額數目如此之多,這些工部官員都不知道嗎?怎麼可能不知道?只是他們要維持著往下走。不敢揭開。
因為揭開容易,要讓他們善後可就難了。
比如,某工部主事上奏,缺額三百人。朝廷批下來。要他想辦法補齊這三百人。他怎麼辦?想辦法抓三百工匠添進去?大明工匠只有想要脫籍的,從來沒有想過主動充當的。
這可難辦的很。
所以工部官員只要不想砸自己的鍋,對這一件事情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還在裡面分一杯羹。
但是周夢臣本來就想將這鍋砸了,另起爐灶。
殷正茂自己就不會在意那些瓶瓶罐罐了。
作為工部官員,對吏員本身就有一定的處罰權。當然了。論死是不可能的。大明的章程,凡是要明正典刑的死罪。都要層層複核,要皇帝每年秋天御筆勾決。
但是並不是說,殷正茂就沒有辦法了。
他只是打著周夢臣的牌子從宮裡找來幾個打板子的人。
今天早上,周夢臣進攻說這一件事情。
殷正茂就在這裡,讓一百多個吏員在外面列隊。
他在裡面按照花名冊點名。點一個名字進去,然後殷正茂將各種爛事翻出來,問他認罪不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