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二十五章 定策復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五章 定策復套 (2 / 2)

嘉靖一問就問到點子上了,這是夏言最擔心的事情了。

嘉靖前二十年勵精圖治,但也沒有攢下多少家底,再加上這些年嘉靖修玄,開支浩大,朝廷開支很是吃力。也正是夏言這左右騰挪,才讓朝廷的日子過得去,特別是戶部尚書王杲,已經擔任五六年的戶部尚書了,是朝廷的老賬房了。

他在戶部任上,也多有創舉。比如他將朝廷賬目改為與現代會計差不多的四柱賬。不過他的四柱乃是歲徵,歲入,歲支,歲儲。其實夏言理財能力,並不是太高的。讓夏言能支撐這個局面,就是他所信任的這位王戶部。

夏言開之前,與王尚書已經對過好幾次帳了,夏言不知道費了多少口舌,才說服了王杲答應這一件事情。

雖然朝廷今年估計要過得緊巴巴的,財政上崩得很緊,如果有意外的大筆開支,夏言也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搞了。但是此刻,他卻可以在嘉靖面前信心滿滿的說道:“陛下放心,朝廷開支足夠明春一戰。”

嘉靖說道:“好,曾卿,朕將這一副家當都交給你了,山西,大同兩鎮也歸你節制,各級將官,有不聽號令者,皆上奏朝廷,由朕來處置。撥內庫銀二十萬,以壯行色。你好有什麼要求,在這裡一併提吧。朕能答應都答應了。”

曾銑聽了,立即行禮說道:“臣別無所求。請陛下靜聽佳音,不勝,臣提頭來見。”

曾銑並不是沒有要求。而是此刻,已經無法再提了。

曾銑的三邊總督,本來就節制,延綏,寧夏,甘肅,陝西等鎮,而今不在曾銑轄區的山西鎮,與大同鎮也歸曾銑節制。嘉靖說,這一副家當,都交給曾銑了。雖然有一些誇張,但並不算錯了。

大明精銳盡在九邊。

而今九邊一半都在曾銑手中了。

談不上舉國之兵,也相差不大了。

至於出內庫銀二十萬兩,數目雖然不多,但卻是嘉靖難得往外掏錢。已經很不錯了,曾銑還想要什麼?聽話聽音,嘉靖其實也沒有讓曾銑再提要求的意思,不過是客氣而已。

不過,即便如此曾銑已經很滿足了。

將這一件事情,當成此生只有一次的壯舉,曾銑立的軍令狀也是真的,如果這一件事失敗了。不要嘉靖聖旨取曾銑的性命。曾銑自己就活不下去了。

復套,就是曾銑的命。

國家如此重任,如果不能勝利,曾銑是無顏見江東父老。

嘉靖說道:“壯哉,朕等著喝曾卿的慶功酒,不要讓王新建專美在前。”

王新建就是王陽明,王守仁有很多名號。但是王新建,其實是很少提的。王守仁以軍功封新建伯。只是以王陽明的才華,軍功僅僅是他的一個點綴,而且對文官來說,封爵也是利弊各半的。所以就很少有一提。

嘉靖特地提起王陽明,還用王新建,這個名號。其實就是暗示曾銑如果這一戰功成,就能以文臣封爵。

雖然文臣封爵有這樣那樣的限制,但是對很多人來說依然是非常渴望的。畢竟大明對勳貴太厚了,只要封爵一般都是子孫萬世之業。雖然王陽明沒有兒子,但是王陽明的爵位還是傳了下來。

如果曾銑想要進內閣,封爵是一種限制。但是曾銑沒有這個期望,那麼封爵是再划算不過的事情了。是一份重賞。

曾銑正值壯年,還不足四十歲,只是他不是翰林出身。估計也無望內閣大學士,能以為封疆之身封爵,已經是一個極好的結局了。曾銑立即說道:“臣定然不讓陛下失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