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東西,嘉靖未必明白。但有些東西,卻說到了嘉靖的心坎之中。
嘉靖心中暗道:“萬萬沒有想到,周先生還有如此風采。此書,不下於王安石上神宗的萬言書。”不過,嘉靖隨即想到,這個比喻似乎不大吉利。
畢竟王安石一直以來都是奸臣代表。
甚至有北宋亡於王安石的論斷。
當然了,嘉靖作為皇帝是有另外一個視角,那就是皇帝的視角。雖然王安石變法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本質上,王安石是秉承宋神宗的意思。對一個聽話,有能力,並不顧自己身後清名的大臣。嘉靖皇帝對王安石並沒有儒臣那麼厭惡。
不過,總體上對王安石也未必有好感。
唯一的問題就是,周夢臣為了寫的嗨,只寫了問題,並沒有提出解決辦法。
畢竟挑刺太容易了。但是解決問題,卻是非常難了。
嘉靖看完之後,對周夢臣的看法,也不僅僅當他是東方朔了。或許還能是賈生。
嘉靖皇帝問道:“此文甚佳,可否調到前面來?”
夏言說道:“陛下,周夢臣詆譭聖人,藐視先賢,甚至有言及太祖皇帝之處,大有不敬,本應以大不敬之罪處之。但是念在本朝,從來沒有以文字處新科進士,寬大為之,不為己甚,已經是寬宏之極了。如果陛下,真要將周夢臣提前名次。”
“臣萬死不敢奉詔。”
說著,就一撩前襟,跪到在地面之上了。
嘉靖皇帝眼睛瞄了一眼嚴嵩。
別的時候,嚴嵩定然能領會陛下之意,想辦法為嘉靖分辨,與夏言打擂臺。
但是這個時候,嚴嵩也是眼觀鼻,鼻問口,口問心。就好像看不見一樣。至於剛剛入閣的張治,更是好像木偶一般,一動不動。
嘉靖也知道,周夢臣的文章實在是有些離經叛道。
其實如果周夢臣的文章放在晚明或許不算什麼。畢竟在晚明比這個更離經叛道的言語多得去了。
只是而今畢竟不是幾十年之後。
嘉靖皇帝一舉一動,都有無數人盯著。他今日抬舉了周夢臣的文章,不知道給外面傳遞出什麼樣的政治訊號。
嘉靖見幾人如此,也知道不好說什麼?說道:“既然如此,那以夏卿之見,周夢臣的卷子排第幾名?”
夏言說道:“三甲二百零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