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景淳說道:“張叔大的文章不用說,是必中的,高可為會員,即便考官不喜歡,也是二甲。不過,我看孫大人應該會很喜歡這叔大的文風了。這一榜前十,定然是有叔大兄的名字。至於是第幾就不好說了。”
張居正向周夢臣行了一禮,說道:“張某有今日,要多些周兄了。”
周夢臣說道:“何須如此?即便沒有我張兄也是必中的。”
瞿景淳說道:“不然,固然沒有你張居正是必中的。但是想要前十卻是未必了。畢竟孫大人的文風也不是那麼容易揣摩的。”
孫承恩看在皇帝的面子上,將自己一些八股心得與點評,還有自己的文章給了周夢臣。
但是這些東西對周夢臣有用嗎?
有一點用。但沒有大用。
原因無他。周夢臣的底子太薄了。孫承恩給的東西,是讓人衝刺拔高的,而周夢臣遠遠到不了這個層次。這個對誰最有好處,自然是對張居正。
對張居正來說,孫承恩的這些東西,幾乎是將考試標準答案給他了。知道該如此行筆,才能得孫承恩的青睞。
周夢臣說道:“如此一來,張兄卻是欠了我一頓酒。”
張居正說道:“好。等放榜了,我請大家便宜坊。”、
似乎被周夢臣帶偏了。
張居正也經常去便宜坊吃鴨子了。
周夢臣笑道:“怎麼是便宜坊,為什麼不是狀元樓?”
張居正說道:“無他,沒錢。”
張居正說沒錢,說得理直氣壯的。
的確如此,張居正的家底雖然厚實,但是在京城一住就是小兩年,其中種種花銷不在少數。
雖然周夢臣對張居正主僕管吃管住,甚至一年四季的衣服被褥等物件,李雲珍都準備好了。只是周夢臣向再給張居正錢,張居正卻是不要的。
周夢臣與張居正之間的關係,從來是朋友,不是主家與幕僚。
張居正住在周夢臣家中,吃周夢臣的,住周夢臣的。張居正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
朋友有通財之義,張居正當初也幫了周夢臣很多忙。
雙方都是互相幫助,只是幫助的方面不一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