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第一場在初九日,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場,後一日出場。三場所試專案,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以及策問,與鄉試同。
不過最重要的是首場,也就是四書文,甚至可以說一文定勝負。
至於五言八韻詩。與策問。周夢臣雖然沒有怎麼練,但也不擔心,一來這些並不重要。二來八股文作為寫作訓練的話,是十分有效的,音韻平仄,八股文字身就在講。
可以說,只要寫好八股文,詩詞歌賦,什麼樣的題材都難不倒。
唯一問題是,周夢臣水平如何。
由於貢院是前一日入場,等周夢臣到了的時候,已經擠滿了人。
不僅僅是考試的人,也有送考的人,看上去有一種別樣的熱鬧。
周夢臣見到了很多熟悉的人影,比如楊繼盛,殷正茂,王世貞,顧言,乃至於其他見過幾面的,如吳百朋,汪道昆等等,可以說大明舉人之中的精華都在這裡了。
只是周夢臣恍惚之間,看見一個熟悉的人影,不是別人,正是翟公子。
周夢臣看了他之後,心中頓時一鬆,暗道:“翟汝儉都敢下場,我又是不敢的?如果翟公子這樣的人多了,這考試十取一,還是很容易的嗎?”
周夢臣隨即並沒有多注意翟公子了。
卻不知道此刻的翟公子緊張之極,只覺得渾身上下都燥熱無比。他看著眼前的人低聲說道:“崔師,這一次全靠你了,你放心三千兩銀子一定到賬,裡面我也打點清楚了,絕對不會讓你為難的。不過要你多寫一份考卷而已。”
崔奇勳滿頭花白。
他是一個老舉人了。
文章功底還是有的,只是時運不濟,每一次科舉好像都差了一些。於是他乾脆滯留京師等待考試。
正因為如此,翟鸞考教崔奇勳文章之後,覺得還行,於是就請崔奇勳為兒子的老師。
並不是翟鸞不想找一個進士當兒子的老師。只是一來進士可比舉人金貴多了。除非這個進士有大事求翟鸞,否則誰願意給人當私塾老師,還不如自己在家裡開書院講學。即便有人願意,一件翟公子的根底,也決計不會想壞了自己一世之英明。
而且考場莫論文,其實有些老舉人文章之老辣,並不比進士差多少。
崔奇勳就是這樣的人。
崔奇勳說道:“公子,我明白。你放心便是了。”
崔奇勳一直漂泊京師,浪費今後一生,而今年紀大了,想要落葉歸鄉。只是他一生心血都在舉業之上,其餘的什麼也不會。家底也在他一次又一次上京之中消耗殆盡。
他也沒有面目回去見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