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周夢臣再按著王世貞的估計推算時間。
周夢臣心中暗道:“四月還是五月?”
王世貞是官宦人家,家中人脈很廣,而今父親也是位卑而權重的言官。這種家庭出來的人,在很多事情上比周夢臣都明白。尤其是朝廷一些程式上。
夏言既然讓曾銑上書,就說明,他已經將這一件事情正式提上朝廷的議程了。
不管怎麼說,復套是一件大事。
甚至非數年之功可以完成的。這樣的事情不稱之為國策,什麼是國策?
這樣大事的決斷,從來不是皇帝點頭就行的,夏言做的就是先打出牌面,然後放出風聲,醞釀輿論,再然後在御前決斷。
想想就知道,今日捷報入宮,不是有心人為之,其中內情為何傳遞的那麼快?即便是捷報是露布報捷。不保密,那麼曾銑的奏疏卻是要保密,即便大明朝廷保密工作從來做得不好,但今日訊息流傳的太快了。
很明顯夏言是在造勢。
整個流程下來,再加上中間有掄才大典這一件大事。真正決策的時間在四五月份是很正確的。
周夢臣心中忽然有一種緊迫感,暗道:“時間已經這麼緊了?”
一時間似乎科舉的事情,與這一件事情相比,也變得不重要了。
夏言救不救?如何救?
這個問題,一直在周夢臣內心之中徘徊,偏偏不能與人商量。
偏偏各種權衡利弊,複雜的很。且不說周夢臣的力量很小,甚至未必能久了夏言。即便能救了夏言,甚至能扳倒嚴嵩,但是這樣做,就對周夢臣有好處嗎?
周夢臣很明白自己要做什麼?
一心一意推廣科學。
為了這一件事情,周夢臣與誰合作都行,甚至包括嚴嵩。
只是與嚴嵩合作,未必對周夢臣推廣科學有什麼用處?
畢竟嚴嵩即便上位,以嚴嵩的風格,自然是敵人遍佈士林,周夢臣與嚴嵩交情太密,是給自己找麻煩。但是不動手,面臨撲面而來的嚴嵩時代,周夢臣又該如何自處?
各種想法湧上週夢臣心頭,讓周夢臣內心之中苦悶無比。只能躲在角落裡面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