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特權對劉天和的兒子是有用的,但是對於李子文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用處。
如果不是張叔大提起這一件事情,他都忘記了。
不過,他也知道,張叔大提起這個事情,絕對不是讓他想起他還有這一分俸祿,而是提醒他錦衣衛。
李子文說道:“你的意思是,透過錦衣衛的渠道?”
周夢臣聽了“錦衣衛”三個字,說道:“張兄,不會將事情鬧大吧?”錦衣衛赫赫威名有明一代,都是響噹噹的。周夢臣豈能不心有忌憚。
張叔大道:“那是國初的錦衣衛,而今的錦衣衛出了京師什麼都不是了。況且我還擔心,武昌錦衣衛千戶現在到底是不是一個空架子。能不能打聽出來東西。”
李子文說道:“不錯,而今的錦衣衛早就不如當初,在京師還有一點,地方上的錦衣衛都如同篩子一般。只是想來,他們再怎麼廢物,在楚王府之內,也應該有些人手的。”
武昌錦衣衛千戶最重要的一個責任,就是看管楚王。別的事情,或許可以懈怠一些,但是這一件事情,恐怕不能懈怠。
別人看錦衣衛,自然是畏懼三分,似乎錦衣衛有什麼特殊的屬性一般,但是豐城侯府卻不一樣了。之前李子文的海口,也不算錯。只是沒有找到切入點而已。管你錦衣衛在地方多威風,下面千根針,上面一條線,這一條線只要是在京師之中。豐城侯府都有辦法施加影響力。
當然了,做什麼大事情,或許做不了。但是一些小事情,卻是很容易的。
比如說打聽一個人。
只是這個時候李子文一個人的面子,就不夠了。必須是豐城侯府的面子才行。
李子文說道:“周兄,我這就用豐城侯府的名義跑一趟錦衣衛千戶所。”眼外之意,這個人情,可就沒有了。
周夢臣自然明白,他鄭重行禮道:“豐城侯府的大恩,我周某記住了。”雖然沒有說明白,但是將來某一天,豐城侯府找上門來,周夢臣恐怕不能拒絕了。
李子文說做就做了,雷厲風行。就離開了。
張叔大心中卻不大相信錦衣衛。
張叔大祖上也是在藩王府之中工作。裡面的內情,還是知道一些的。哪裡有世世代代相傳的錦衣衛樁子,真有這樣的人,寧王之亂根本不可能出現。可以說,每一個王府之中的錦衣衛暗樁,都是一種近乎心照不宣的處境。
但凡有些能力的藩王都知道,誰是。只是不去確認而已,甚至還想透過這個渠道向皇帝報忠心,至於連錦衣衛都收買了。也不是沒有。
不過,錦衣衛也是他們最好的門路了。
李子文去得快,來得也快。進來二話不說,將一塊類似牙牌的東西,扔到了桌子上,隨即舉起茶水,也不管茶葉好不好了,就是一飲而盡,方才說道:“氣死我了。這個陸某人油鹽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