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大明> 第二卷 星星之火 第九十三章 風起青萍之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星星之火 第九十三章 風起青萍之末 (1 / 3)

第九十三章 風起青萍之末

大醫精誠開刊號,根本就是一本解剖學初解。

解剖圖是以宋人著作,大內秘藏的名義刊登出來,大概有幾十張最重要的解剖圖。剩下的內容,就是對這些解剖的詮釋。有相當一部分理論是來自於周夢臣。當然了,薛已對醫術上要比嘉靖認真多了。

這也說明了,薛已沒有嘉靖那麼好糊弄。

周夢臣一些理論,在屍體上得到了驗證,薛已自然承認。有些理論沒有在屍體上得到驗證。比如心臟的跳動執行機制,雖然周夢臣說的好像真的一樣,但是解剖的都是屍體,面對的都是停止跳動的心臟。很多說法是不能得到驗證。

只能先留下來存疑。

即便如此,開刊號上,周夢臣也是有相當多的貢獻。

同樣有貢獻的還有李時珍,李雲珍,與薛九針。但是薛老爺子沒有讓他們一個人留下姓名。而是獨自一個人署名。

倒不是薛老爺子要貪功,而是薛老爺子看來,這根本不是功,而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薛老爺子畢竟在醫學界幾十年的地位,縱然有些風暴也扛得住。但是他們卻未必了。

周夢臣在打造這一本刊物上非常用心,用木刻本套印打造了幾十張圖,剩下的都是銅活字印刷的。雖然與後世的刊物相比,是有相當距離的,但是放在當時也算是第一流的水平了。

薛已說道:“價格定下來了嗎?”

周夢臣說道:“暫定一年十兩銀子的會費。已經有數百人預定了,我印了三千冊。並準備,將所有解剖圖單獨印刷成書。”

周夢臣不得不感激嘉靖皇帝的背書。

有了嘉靖皇帝的背書。推廣的時候就方便多了。

這數百人的預定量,其實是整個北京城附近的需求,即便如此一年十兩的會費,就收攏了數千量銀子之多。再加上惠民醫院的一些善款與收入,就足夠支撐這一攤子事情。

在周夢臣想來,如果正是全國全面鋪開之後,只要有三千訂閱。一年三萬兩上下,說不定還能有一些盈利了。

當然了,周夢臣也對大醫會成員做出了限制。

單單的訂閱期刊,並不是大醫會的會員,也不會有九品醫官的榮譽。必須有在期刊上刊登自己文章的經歷,才能有這個待遇。而今大醫會的會員,其實也就薛已,薛九針,李時珍,李雲珍,周夢臣。以及薛已拉攏一些京城的名醫,只有二十幾個人而已。

這大部分對一個九品贈官並不感興趣,倒是可以用驛傳的權力,比較感興趣。畢竟這年頭很多時候與家鄉通訊,都是要熟人稍待的,真正的是家書抵萬金。這也是在北京的外地人常常抱團的原因。別的不說,誰誰回老家,就能託人家送封書信回家。

所以,單單是為了能送信這一件事情,對於很多人來說未必不行。

當然了,十兩對於尋常百姓並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個期刊,天然排除了這些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