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古代的光學應用
如果說之前,周夢臣的擔心,還僅限於擔心的話。
等一切都安排好之後,在正午時分,日影最短,也就是每天十二點的整的時候。在周夢臣的安排之下,正式開啟閥門,注水水流,而如此同時,整個系統開始運作起來。
周夢臣開始了緊張的除錯之中。
周夢臣第一次感覺,除錯機器是一個力氣活。
真力氣活,一點也沒有誇大。沒有助力系統的情況之下,每轉動任何一個機關,都要兩三個大漢用出吃奶的力氣。有時候周夢臣再想,比如那種觸動機關,整個墳墓都塌陷了的情況,周夢臣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觸動機關之中,出現整體平移,或者其他天翻地覆的變化,實在是難以理解了。
實在是在沒有助力系統的情況下,某些人踩剎車都嫌硬,怎麼做到一跺腳的力氣觸動這麼大規模的機關。
“果然是我太笨了。”周夢臣想到。
忙了整整一個下午。將所有的東西都調整到位了。
周夢臣等人都沒有出宮,都在假天儀之中,等待著夜幕降臨。
時間很快,太陽很快就落山了。月亮與群星升起來。
讓周夢臣欣慰的事情發生了,太陽與月亮的效果很好。不管一天之中什麼時間段,只要有月亮和太陽,兩者的光芒都精準的投在八卦臺上。
甚至太陽光太強了還有些讓人難受,讓周夢臣不得不為太陽遮住一層黑紗,減弱太陽光,如此就變得朦朧起來,就好像那種電視劇中前輩高人密室修煉的打光差不多。
而月光就不需要了。
朦朧的月光打在八卦臺上,真有一種聚集月光之精華的夢幻感。
只是單單是月光還不行。
周夢臣吩咐道:“遮住月光。”
“是。”楊宏量說道。
這裡沒有什麼自動化的裝置,不可能一按按鈕,月光通道就“刷”的關閉了。只能讓人從外面上去,用木板擋住。
一擋住月光。周夢臣頓時覺得眼前一暗。
好一陣子眼睛才適應了眼前的光亮,這讓他不住的皺眉。
周夢臣在明代不知道多少次夜觀天象,否則他也不會從一個現代人變成了古代的天文學家。這天象看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今日一看著模仿的天穹,就知道太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