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天體執行儀
另外周夢臣也為整個儀器增加了一個輔助動力。
在這個時代的輔助動力還能是什麼?水車啊?
如此一來讓設計更加複雜,整個儀器也更加龐大了,雖然比蘇頌的水運天象儀稍稍矮了一兩米,但是卻比蘇頌的水運天象儀要寬了不止一倍,估計即便放在皇宮之中,也就比某些大殿稍稍小一點而已。
周夢臣做完設計圖之後,有些愣了。他設計的時候,搞嗨了,什麼功能都往上加。而今一看,頓時覺得有些不合時宜。
首先,蘇頌的設計雖然也用水,但是並不是很多的。每日想辦法人力運水就行了,但是周夢臣的設計對水量需要太大了,估計最好建立在有活水的地方。而北京城中,並不是沒有河流。
但是北京城中的河流兩側,都是達官貴人的園子。價值千金,欽天監哪裡卻搞這樣的地皮。如果欽天監這麼有辦法,欽天監的天文臺也不會委委屈屈的待在城牆的角落裡面。
其次,即便不是選址的問題,單單說造價。周夢臣估計五萬兩白銀都打不住。
這麼一筆錢?朝廷會掏錢嗎?、
周夢臣深感懷疑。
不過,他想了想,卻並沒有修改。
導師另外一個索要經費小技巧,就是往大了吹。能吹幾倍就吹幾倍,反正上面也會揮舞著大砍刀下來。錢不夠,大不了將蘇頌的水運天象儀造出來。
周夢臣等著戶部還價。
周夢臣又看了看。隨即想到:“對了,蘇頌的水運天象儀,已經被我改的面目全非了,也不該叫這個名字了。就叫天體執行儀吧。”
這也算是致敬哥白尼的天體執行論,只是大概哥白尼這一輩子都不會知道了。
周夢臣興沖沖的拿著圖紙,去見楊守敬。
楊守敬一手拿著周夢臣的圖紙,一邊聽著周夢臣的細細解說,好一陣子才明白了周夢臣的用心所在,一時間歎為觀止。
第一個歎為觀止,是周夢臣的學問。
要知道,蘇頌的水運天象儀,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很短,金人滅北宋之後,就將水運天象儀運往北京,只是水運天象儀太難運了,有人說是遺棄到路上了,有人說是分解運輸了,但是到了北京之後,組裝不起來了。
那個說法是真的就不知道了,只是知道,這水運天象儀就此消失在歷史之中。
但是水運天象儀的製造方法,集結成書,一直是有流傳的。